作品简介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是南朝齐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前三句写对京邑的留恋以及京邑的景色,“眺迥”句转写荆州,接着两句看似写山水,实则暗示此去荆州福祸未卜,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提问。这首诗结构谨严,寓情於景,属对工整,诗意含蕴,耐人寻味。
- 作品出处谢宣城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南齐
创作背景
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八月,任随郡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明年,谢眺跟随王去荆州上任。临走时登上京都建康西首的石头山上的烽火楼,因感而发,写成《将发石头上烽火楼》此诗。
相关诗词
-
《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其三》拼音版
片云头上黑,淅淅野风秋。室妇叹鸣鹳,分为两地愁。
-
《新昌石佛》拼音版
费尽三生心与力,造成石像一百尺。相好端严具足尊,五彩黄金妙装饰。道不是佛却不得,若道便是也不得。上尽层楼却下来,何曾见得真弥勒。
-
《石头》拼音版
石头高踞倚云空,佳气于今尚郁葱。迟日江山开掌上,四时松柏护陵东。衣冠异代迷荒草,勋业当年有数公。寂寞古墩频下马,御沟流水泻残红。
-
《游七星岩黑洞火尽崖出题岩上石壁》拼音版
...吞窍突神力通。磨牙截齿刀锯攻,极世所无险怪懵。吸呼噏答吁声钟,鲸喧蚁斗怵其聪。阴潭水黑腹沉虹,澌流觱泄咽金咙。渐衣溅足须发濛,以舌餂之滋液浓。倏忽上下横距纵,腰侧脊折蜿如虫。扶逦匍匐鳖伏从,气缩喘薄老秃翁。仰面错搁飞削冲,束隘窒蹙不可容。积寒...
-
《俯江亭用亭上韵》拼音版
危亭突兀瞰岩浮,燕子飞飞似泛舟。江势远吞扬子怒,云痕低锁美人愁。双龙破浪冲京口,万马腾空出石头。南国自惭为客久,可堪重倚望乡楼。
-
《登楼望城西诸山》拼音版
西湖山水清且幽,汉宫恩泽赐旬休。鸣鞭走马出广陌,一望太行无尽头。储郡乔王并时俊,相与共上湖边楼。看山酌酒无鼓吹,自作歌词还自讴。飘飏始觉霄汉迥,摇落忽惊花树秋。浮萍沧海易离合,芳草绿波谁去留。旧时谐笑果一梦,当日池...
-
《将发端溪呈谢戴郡尊时余方应雷阳志乘之招》拼音版
端溪一带笼花草,幽趣何如剡曲好。炎峤虽然霏雪微,也有寒梅占春早。乘兴只缘访戴来,七星岩畔几徘徊。干旌缥缈劳相问,月俸分馀足酒杯。舟维信宿何能返,折简雷阳催既晚。涉沅窥疑尚未遑,相思辄上幽兰坂。
-
《登岳阳楼》拼音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登鹳雀楼》拼音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陌上桑》拼音版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