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是宋代词人陈亮的词作。词的上片运用了“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等意象,营造凄冷悲切的气氛,烘托出词人忧心国家却壮志难酬的愁苦情绪怀。词的下片通过直抒胸臆、用典、情景交融等手法表达出了诗人的凄楚失意与悲苦之情;如“往事已成空”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愤;“梦魂飞不到”三句通过用典,词人以屈原和灼灼自比,流露出词人的凄楚失意;最后两句情景交融,表达出了无法向皇帝表达自己忠心的悲苦之情。
- 作品出处龙川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小重山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中原河洛之地被金军占领多年,南宋王朝却苟且偷安,无心举兵北伐。宋孝宗与金和谈后,陈亮上书《中兴五书》,之后又多次上书,向孝宗陈述复国策略。朝臣为了一己私利纷纷攻击他,称他为“狂怪”。在长期不得重用后,词人的一腔报国之热情依然像汹涌的波涛,使其内心无法平静。《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这首词抒发的就是他无处安放的爱国心。
相关诗词
-
《小重山·曲录阑干一径通》拼音版
曲录阑干一径通。秋花垂锦石,态玲珑。夜分香气透帘栊。湘波展,人在木樨风。欹枕听凉蛩。半枝银烛影,暗消红。合欢幽梦已成空。无情月,还过小池东。
-
《小重山·晓起》拼音版
春梦朦胧睡起浓。绿鬟浮腻滑、落香红。妆台人倦思难穷。斜簪玉,低照镜鸾中。徐步出房栊。闲将罗袖倚、立东风。日高烟静碧绡空。春如画,一片杏花丛。
-
《小重山·薄雪初消银月单》拼音版
薄雪初消银月单。疏疏浮竹影、矮红阑。梅花梦事落孤山。禁人处,霜重鼓声寒。留取晓来看。斑帘低小阁、烛花残。一帆明月去沧湾。空相忆,雪浪月痕翻。
-
《小重山·铃响牛羊下翠峰》拼音版
铃响牛羊下翠峰。悬崖山果熟,坠霜红。霞蒸秋蔼入西浓。天垂处,罨画夕阳中。回首暮云封。故乡萧寺晚,荡疏钟。不劳身到梵王宫。心期在,一念万缘空。
-
《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拼音版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
《小重山·梁燕双飞画阁前》拼音版
梁燕双飞画阁前,寂寥多少恨,懒孤眠。晓来闲处想君怜,红罗帐,金鸭冷沈烟。谁信损婵娟,倚屏啼玉箸,湿香钿。四支无力上鞦韆,群花谢,愁对艳阳天。
-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拼音版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拼音版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拼音版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拼音版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花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