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浣花溪记》是明代文学家钟惺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写的一篇游记。文章以简洁清秀的笔调写出了浣花溪所经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之后又大发感想,对诗人杜甫在穷愁中犹能择胜境而居的安详胸怀表示赞赏。此文融写景、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多用比喻,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抒写性灵、幽深孤峭的文风。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由同谷(今甘肃成县)流亡到成都,借住在浣花溪边的草堂寺里。第二年春天,杜甫在寺旁修建草堂并居住了四年。浣花溪由此闻名。中进士后,授官行人司行人的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
相关诗词
-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拼音版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云带歌声扬,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
《梅花绝句六首·其二》拼音版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
《老杜浣花溪图引》拼音版
...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具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元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
-
《蜀溪春·黄海棠》拼音版
蜀景风迟,浣花溪边,谁种芬芳。天与蔷薇,露华匀脸,繁蕊竞拂娇黄。枝上标韵别,浑不染、铅粉红妆。念杜陵、曾见时,也为赋篇章。如今盛开禁掖,千万朵莺羽,先借朝阳。待得君王,看花明艳,都道赭袍同光。须趁排宴席,偏宜带、疏雨笼香。占上苑,留住春,奉玉觞。
-
《浣花溪》拼音版
梵安随世作低昂,月白风清花自香。锦里至今推杜甫,谁知任氏旧山庄?
-
《游成都花市》拼音版
棕鞋缓步出郊西,沿路铺棻百卉齐。香度青帘沽酒市,水环碧玉浣花溪。共寻芳草人如织,独爱幽兰手自携。二十年来逢盛会,也随士女踏春泥。
-
《书寒溪书屋壁》拼音版
屋占桑麻半亩园,岁无车马与人喧。午凉树影圆浮地,夜静滩声直到门。万卷诗书销日月,一湾鸥鹭共朝昏。兴来蓑笠扁舟去,不亚浣花溪上村。
-
《麟溪沈氏九松》拼音版
我闻杜陵野老浣花溪上之草堂,堂前四松初移三尺强。当时作歌纪其事,千载想见柯叶之青苍。麟溪沈氏之松胜锦里,相传南渡携家植于此。九株天矫罗北山,北山堂枕麟溪水。麟溪子姓十九传,约略与松五百年。偃如车盖散若霁,捎云拂月参高天。我登北山山色好,山中爽气开晴昊。偶...
-
《浣花溪》拼音版
浣花溪边濯锦裳,百花满潭溪水香。窦奁散尽有霜戟,草秣匹马不可当。当时濯衣只偶尔,岂似取履张子房。烈烈遽见蔽此蜀,丧乱怀尔徒悲伤。年年春风媚杨柳,彩缆㛪姌云霞张。溪边游冶红粉娘,了不识字空悠飏。采花荡桨不归去,暮隔烟水眠幽芳。
-
《浣花溪》拼音版
抱郭清溪一带流,浣花溪水水西头。重来杜老谁相识,沙上凫雏水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