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揽景兴怀,通过对有美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下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将词人内心的不舍与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全词以美的意象带来了极高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将词人与友人的感情至深展现的一览无余。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虞美人
- 创作年代1074年
创作背景
据《本事集》说,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任杭州通判,杭州太守陈襄(述古)将罢任,苏轼为陈襄的下属。陈襄离杭之前,宴客于有美堂,苏轼即席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此词。
相关诗词
-
《虞美人·蓂飞八叶书云后》拼音版
蓂飞八叶书云后。此日孙枝秀。爱他风味似吾人。都是笔头能篆、又能文。青青两鬓年方壮。儿女俱成长。要添福寿与荣华。教取一庭兰玉、共成家。
-
《虞美人·吕城春色知何处》拼音版
吕城春色知何处。试听流莺语。江头别有小壶天,唤起一番花柳、弄芳妍。主人元是虬髯种。胸次吞云梦。一尊何翅祝长年。看取金枝从此、更□联。
-
《虞美人·瑶台夜冷清霜泣》拼音版
瑶台夜冷清霜泣。听得双成语。有人乘月下云端。吹彻凤箫来此、伴栖鸾。尊前有个新番曲。不唱蟠桃熟。一杯聊驻玉精神,长与雪梅争韵、更争春。
-
《虞美人》拼音版
...,六宫粉黛无颜色。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拼音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春怨》拼音版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拼音版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拼音版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
《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拼音版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
《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拼音版
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