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樱桃树赋

萧颖士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古人有言,芳兰在门,不得不锄。眷兹樱之攸止,亦在物之宜除。观其体异修直,材非栋干,外森沉以茂密,中纷错而交乱,先群卉以效谄,望严霜而彫换,缀繁英兮霰集,骈朱实兮星灿,故当小鸟之所啄食,妖姬之所攀玩。赫赫阋字,元之又元,长廊霞截,高殿云褰,实吾君聿修祖德,论道设教之筵。宜乎莳以芬馥,树以贞坚。匪夫松筱桂桧,茝若兰荃,猗具美其在兹,尔何德而居焉?擢无用之琐质,蒙本枝而自庇。汨群林而非据,专庙庭之右地,虽先寝之式荐,岂和羹之正味!每俯临乎萧墙,奸回得而窥伺,谅何恶之能为?终物情之所畏。于是命寻斧,伐盘根,密叶剥,攒柯焚。朝光无阴,夕鸟不喧,肃肃明明,旷荡乎阶轩。嗟乎!草无滋蔓,瓶不假器,苟恃势而将逼,虽见亲而益忌。譬诸人事也,则翼吞并于僭沃,鲁出逐于强季,綝峻擅而吴削,伦冏专而晋坠。其大者,虎迁赵嗣,鸾窃齐位,由履霜而莫戒,聿坚冰而洊至。鸣呼!乃终古覆车之轨辙,岂寻常散木之足议!

作品简介

《伐樱桃树赋》是唐代文学家萧颖士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以古人之言引出自己对自然界中樱桃树的处理意见,接着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樱桃树该伐的原因,讽刺了李林甫无才无德却僭权祸国的行径,抒发了对人类奸佞除恶务早务尽、无遗后患的情志。全赋构思别致而新巧,字里行间全是藏掖不住的愤怒,仿佛作者笔尖蘸的不是墨,而是焚遍妖邪的一丛天火,所经之处,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创作背景

此赋产生于唐朝由盛转衰、危机四伏的时代。唐玄宗创开元、天宝盛世,使唐朝出现前所未有的鼎盛然而他晚年的昏庸,却又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他重用奸相李林甫,宠信流氓式的胡将安禄山,排斥忠臣良将。特别是在对安禄山的问题上表现了令人吃惊的麻木。安禄山一身兼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统领近十万兵马,且阴结死士,阴谋篡逆。安的野心早被朝中有远见的士大夫所识破,也有向唐玄宗提出过警告的,如天宝六载(741)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就曾向玄宗讲过,但玄宗置若罔闻,依然故我,这就使朝中士大夫焦急万分。这篇赋文就是这种背景的产物。

《新唐书·萧颖士传》载,天宝初年,萧颖士任秘书正字。此时,裴耀卿、席豫、张均、宋遥、韦述等都是前辈,器重萧颖士的才干,以平等之礼相待,从此萧颖士便名扬天下。宰相李林甫想见他,颖士正为父亲服丧,不去。李林甫曾到朋友家邀颖士见面,颖士前往,哭于门内等待李林甫,李林甫不得已,前往萧家吊丧后就走,怒怨颖士对自己不谦恭,调他任广陵参军事,颖士烦躁不能忍受,作《伐樱桃树赋》以讽刺李林甫。

  • 赏析

《伐樱桃树赋》是一篇借题发挥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赋文。作者借对自然界中樱桃的戕伐,发抒了对人类奸佞除恶务早务尽、无遗后患的情志。

这种赋文,必然具有浓郁的说理色彩和强烈的情感力量,并且以说理为主,情感色彩渗透在说理的过程之中。这就是这篇赋的主要特点。赋的开篇第一句便是以古人之言引出自己对樱桃的处理意见应该砍伐。接着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该伐的原因:一从树本身...

展开全部
萧颖士

萧颖士

唐朝文学家、名士

萧颖士(717—768),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4岁能作文,10岁补太学生。开元二十三年(735),考进士第一。天宝初年,补秘书正字。时为裴耀卿、张钧、韦述等名士所器重,名扬天下,从业学生众多,世称“萧夫子”。天宝年间,受召任集贤校理。大历三年(768)卒,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