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采桑子·重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29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后阕都是由议论转入写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哲理寓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深情寓于宏观秋光之中。整首词写得鲜明爽朗、气度恢弘,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 作品出处毛泽东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采桑子
- 创作年代1929年10月11
创作背景
《采桑子·重阳》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并且在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一点儿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相关诗词
-
《采桑子·怀香侯》拼音版
春曳歇马行山道,重见凉飙。雁字相挑。回首钱唐北上潮。颓阳漠漠黄沙苦,鬓影初凋。忆弄诗瓢。落尽灯花又一宵。
-
《采桑子·悼衡阳夫人六首·其六》拼音版
重思往事情难已,德语犹温。环佩如闻。不见当年锦帐人。北邙松柏埋香处,烟暗孤村。月冷黄昏。泉下谁来慰断魂?
-
《采桑子·悼衡阳夫人六首·其四》拼音版
早春抱病鱼轩至,榻拂轻埃。径扫苍苔。幽阁重门此日开。而今冷落西园路,剩粉遗钗。香暗尘埋。夜夜西风堕老槐。
-
《采桑子·如今梦也无由作》拼音版
如今梦也无由作,辜负秋寒。小立风前。淡淡斜阳重叠山。春花还逐春风落,绿暗红残。莫想清欢。那见人间比梦间。
-
《采桑子慢·秋别》拼音版
金风颤叶,那更饯别江楼。听凄切、阳关声断,楚馆云收。去也难留。万重烟水一扁舟。锦屏罗幌,多应换得,蓼岸苹洲。凝想恁时欢笑,伤今萍梗悠悠。谩回首、妖娆何处,眷恋无由。先自悲秋。眼前景物只供...
-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拼音版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拼音版
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须知一盏花前酒,占得韶光。莫话匆忙。梦里浮生足断肠。
-
《采桑子·西风不管梧桐叶》拼音版
西风不管梧桐叶,乱落秋光。跌碎斜阳,犹剩纱窗一半黄。新寒陡入罗衣薄,睡尽残缸。销却余香,昨夜南来雁带霜。
-
《采桑子·不知谁唱秋江曲》拼音版
不知谁唱秋江曲,唤起离鸿。西去孤蓬。心逐江流却向东。佩珠欲解蘅皋冷,莫采芙蓉。满镜愁红。寂寞怜卿别后同。
-
《采桑子·三潭月上西湖好》拼音版
三潭月上西湖好,载酒来过。髡柳无多。奈此彭郎白发何。凭阑才觉秋香重,万笠风荷。万点秋螺。浩翠如潮赴镜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