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作品别称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42年
创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边离别时所写。
相关诗词
-
《送宣宗禹保宁军掌书记》拼音版
宣之为姓世所稀,暇日试为君家推。宋之宣公舍与夷,子孙相承此为基。或云出自鲁宣伯,元和姓纂言则非。西京功臣虎与义,侯封累世皆宗枝。盛哉云阳宣巨公,光武称其胜二龚。酆为司空怀在赵,遥遥久矣无亢宗。君家本自太末来,世以儒术为家风。尚及詹识诸父行,君方髫龀成孤童。艰难历遍屹中立,五行俱下攻时习。自从一登贤士庭,贵名日起人谁及。舍选真似青铜钱,一跃龙门浪三级。吾乡惊喜破天荒,归见朋俦愈谦挹。宝婺古郡名浙东,往泛绿水依芙蓉。如君入幕假途尔,及今民事宜加工。亨途万里才发轫,掺袪勿使金樽空。从今家声当愈大,坐使宣氏崔卢同。
-
《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拼音版
...一层迥不同,历览万象俱空蒙。东南太白金峨峰,西山千叠青芙蓉。环绕不断如屏风,平畴弥望禾芃芃。城郭市井聚蚁蜂,烟树高低知几丛。澄湖一片磨青铜,潮来江涨银在镕。海匝三垂属提封,四山宽围城在中。地平楼小望易穷,安得高卧陈元龙。丽谯公府难从容,二阁均在道...
-
《芙蓉庵》拼音版
暖入初冬候,芙蓉晚未残。客逢贤郡守,游识旧江山。帝子归何处,仙人去不还。独怜庵上月,犹自照酡颜。
-
《送别黄皆令》拼音版
青青杨柳枝,飘摇大道傍。大道多悲风,游子瞻故乡。执杯送行客,泪下沾衣裳。忆昔弭远棹,明月浮景光。杯觞极良宴,歌舞开华堂。好鸟得其侣,举翼双翱翔。胶漆两不解,金石安可方。分袂起...
-
《送人》拼音版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
《高阳池送朱二》拼音版
...岸参参杨柳垂。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径稀。意气豪华何处在,空馀草露湿罗衣。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
《都下送辛大之鄂》拼音版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拼音版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上西平·送陈舍人》拼音版
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局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
-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拼音版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石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