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介甫
〔宋〕
翰林(2)风月(3)三千首,吏部(4)文章二百年。
李白的诗写尽风花雪月,如清风明月般流传至今不少于三千首,韩愈的文章卓尔不群,流传后世已有二百多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我虽然老了,仍不忘自我怜惜,但是壮志雄心还在,以你现在像李白、韩愈的才华,后来的人谁能与您一争高低?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1)尘埃拂旧弦。
豪门贵族,终日只知贪图享乐于歌舞宴饮,很少像你这样争取更新态势、关心国家命运,绿绮古琴没有了司马相如的精彩演绎,就会落满尘埃,而你却能尝试古法精于拂琴。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1)酒盍(2)留连?
很早就听说介甫您德才兼备的大名,时常怨恨我们没有机会相识,如今我们在此相聚,何不留下来举起酒杯,开怀畅饮、促膝长谈。
小提示:欧阳修《赠王介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王介甫》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对新人王安石的赞赏之作,诗中将王安石比作唐代李白、韩愈,高度肯定其才华,并表达出自己的相见恨晚之情。全诗风格独特,一气流转,感情真挚,格调清丽。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赠王介甫》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1056年。北宋初期,文坛领袖欧阳修心胸宽广,爱惜人才,栽培并提携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在曾巩的屡次举荐下,欧阳修结识了王安石,并对其文学造诣、道德品质以及政治才干都加以高度赞许,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首诗便是对王安石的赞赏之作。
相关诗词
-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四
谁能采芹,不适有获。果蓏树之,则食其实。岂弟君子,孔敬且力。
-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三
伐木伐木,无废于勤。不足柱榱,犹用以薪。岂弟君子,无易于人。
-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二
田彼黍矣,几不螽蝝。我人之耕,而不谋年。唯其不谋年,是用卒食于田。
-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一
田彼黍矣,则食于秋。我人之耕,载芟载薅。岂不惮劳,将食无攸。
-
赠王平甫
当世所交识者稀,十年闻子幸见之。平生所负自信重,他日可期人莫知。谁肯草茅穷钓筑,世方简策诵皋夔。丈夫出处诚何较,却痛苍生为泪垂。
-
我策我马寄王介甫·其三
井则有泉,渴者俯之。燎之阳阳,寒者附之。君子则高,吾则仰之。
-
翩翩弓之张兮诗三章寄王介甫·其一
翩翩弓之张兮,其亦弛则藏兮。惟此乘马,不秣而驾。维彼乘驹,不驾以刍。
-
送赠王平甫
士学何漫漫,近习忘远绍。文章多自名,谁出得高调。子才希世珍,拔俗起孤峭。如解万里骏,不以羁縻要。篇章缀清新,霞电绚天彯。夜归借之读,掩纸疑有耀。洗手脱世尘,飞身就遐眺。舌骨谁谓朽,死魄如可召。缩手不愿学,神巧谢人妙。余材生何偏,日月费吟啸。收奇欲身名,揽古愿独吊。平生勇前争,未始却自料。一日接大敌,说舌忽忘挑。如秋九磨镜,迫我以丑照。贪观朝日明,退失两目瞭。愿假斧斤惠,刻形近天肖。寄声诚甚勤,献璞定逢笑。
-
我策我马寄王介甫·其二
我策我马将安求,人之悠悠谁适谋,言东之游。
-
我策我马寄王介甫·其一
我策我马将安从,人之冲冲谁适逢,言归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