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书洛阳名园记后》是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全文从洛阳处天下的险要写起,洛阳居于中原,依仗崤、渑之险峻,是秦、陇、赵、魏问的要道,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强调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的标志。第二层以唐朝贞观、开元之间高官贵族兴建千余所公卿名园的史实,论述“园圃的兴废是洛阳盛衰的标志”,最后更进一步推论“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的标志”。这篇散文逐层推理,逻辑严密,兼用大段的排比、复叠,文势畅达。
- 作品出处洛阳名园记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李格非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作《洛阳名园记》,记述其亲历的园林十九处。这些园林大都利用唐代废园基址建成。《洛阳名园记》对诸多园林的布局特点、山池花木、建筑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书洛阳名园记后》这篇文章是《洛阳名园记》书后的跋。
相关诗词
-
《朱中孚秋官竹园书屋歌》拼音版
...且蕃。根如蟠龙叶翥凤,上蔽倒景回清暾。南池水清绿于染,影带晴江春冉冉。中林断处忽青山,门外笔峰秋数点。竹园老翁长爱诗,读书教子鬓成丝。台骖郡驾日相逐,涧雨岩风无改时。柏台成臣霜雪姿,南历岭海西豳岐。十年襟袍画图见,万里平安...
-
《洛阳春·题金瓶牡丹寿罗冰玉五十》拼音版
洛阳花入长安早。似天风吹到。绛罗高捲对罗郎,画与诗俱好。一阳生处春先报。报先生知道。年年画里看花来,看花老、人方老。
-
《夏日佘园》拼音版
夏日深林喧乳鸦,名园游客散平沙。百年事业真杯酒,四海朝廷正一家。队队自来循槛蝶,番番相学后春花。黄云薄暮休惊眼,白首吾生信有涯。
-
《洛阳陌》拼音版
严飙卷枯藿,霜隼厉狄翮。翩翩骝马子,意气一何赫。朝驰上东门,暮遍洛阳陌。臂弯两角弓,宝刀雪花白。借问此谁子,无乃汉相如。昔挈一束书,今乘驷马车。虎士为执鞭,县令皆前驱。倾城莫不叹,观者填路衢。举手谢乡人,荣耀但区区。丈夫树名勋,所志在唐虞。扬袂径北...
-
《洛阳道》拼音版
桃花马,金络头,白面郎,紫貂裘。三月洛阳道,垂柳荫清沟。沟水东流不记春,花开花落几回新。东风日暮杨花起,愁杀高楼独倚人。
-
《京口杨相国园赠五岳山人》拼音版
远客乘秋至,名园水竹分。林寒番易两,池静合偏云。卧疴思知己,逢君惬素闻。萧萧绿云里,谁解有论文。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拼音版
...脱冠。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青...
-
《洛阳牡丹图》拼音版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
-
《留题镇阳潭园》拼音版
官虽镇阳居,身是镇阳客。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春风无先后,烂漫争红白。一花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饮,对花空叹息。朝来不能归,暮看不忍摘。谓言花纵落,满地犹可席。不来才几时...
-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拼音版
...作,一春不饮气弥劣。饥肠未惯饱甘脆,九虫寸白争为孽。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乃知赋予分有涯,适分自然无夭阏。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萌芽不待杨柳动,探春马蹄常踏雪。到今年才三十九,怕见新花羞白发。颜侵塞下风霜色,病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