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
秋到边城角声(1)哀,烽火(2)照高台(3)。悲歌击筑(4),凭高酹酒(5),此兴悠哉。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1)烟柳,曲江(2)池馆,应(3)待人(4)来。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小提示: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词作。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 作品别称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 作品出处放翁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秋波媚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却不得志。四十五岁以前,他长期被执行投降路线的当权派所排挤压抑。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春天,当时陆游四十八岁,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九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
长安当时在金国的占领区内,长安城南的南山是秦岭的主峰。陆游在凭高远望长安诸山的时候,收复关中的热情更加奔腾激荡,不可遏止。陆游集中有不少表现这样主题的诗,但多属于离开南郑以后的追忆之作。而这首《秋波媚》词,却是在南郑即目抒感的一篇。
相关诗词
-
七月十八日夜独坐静寄月出麻姑背开户徜徉夜久不寐
秋日忽复翳,暮色横陂陁。
-
九月十六日示内二首·其二
小阁秋风冷,青灯病眼昏。酒重斟寿盏,儿喜有双亲。书种吾家事,郎曹汝旧门。人生唯老健,馀合付乾坤。
-
次韵王景彝正月十六夜省宿过景灵街
宫街不闭东城月,圆影才亏夜色春。
-
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
高阁在清禁,长轩凭广虚。
-
九月三日晚登秀亭分韵得七字
登高佳辰近,暗数屈指七。
-
七月十日有感
十年前此日,视篆上严州。
-
残春感事十首·其四
登高高处望,万嶂一溪横。不满千家市,今休十载兵。训狐号永夜,猛虎迫荒城。此亦关人事,忧端未易平。
-
登城歌
古贤哲兮择交游。世无漆兮胶莫投。彼何人兮非俗流。大德在心兮不可酬。直言数兮生衅尤。枳棘当路兮我孔忧。登高楼兮望九州。孰为友生兮嗟未休。
-
丁卯六月十六日五鼓梦一宪公更讯予狱予颇恳乞且历数古人事宪公乃取片纸手画一白犬从雪中猎作题且曰汝赋得十韵即止予赋得十二句而
太白高秦雪,材官选汉都。西獒非远物,冬狩是雄图。冰溜蹄兼滑,花销毳结酥。逐方馀狡兔,烹岂遽韩卢。羽搏纷迷素,毛燖糁共疏。一声非口吹,万壑遍鹰呼。驰影争飞霰,蹲身印守株。穷搜寒愈急,冻尾暖微濡。固取矜獢猲,还宜解网罟。莫教将耿雉,文锦碎模糊。
-
九月十六日游南内值大风雨归而雪满西岫矣
宝树琼台夹梵轮,星坛月宇讵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