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为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主要抒写送别友人裴图南的情景,蕴含着对友人归隐的赞赏和慰藉之意,同时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以藻饰,直抒胸臆,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胸襟气度。
创作背景
此诗中提到送裴图南的地点为“长安青绮门”,可见此诗为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的作品。徐永年等学者认为,当时李白供奉翰林,唐玄宗无意重用他,加上杨贵妃、高力士、张垍等屡进谗言,于是他初到长安怀抱的希望破灭,打算离开长安,诗正作于此时。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郁贤皓等学者认为此诗当作于天宝二年(743年)秋后李白在长安送裴图南归山之时。
相关诗词
-
《送朱郎中得谢归淮南二首·其一》拼音版
一束衣冠四十春,公今收得自由身。朱颜出仕看同辈,白发归荣有几人。何处觅金分素里,只闻行路羡清尘。扁舟急解随河缆,犹恐京埃污葛巾。
-
《次韵倪舜咨侍读省亲南归留别二首·其一》拼音版
晓日河梁又送归,画樯天杪见巍巍。赐金喜尔重供膳,密线惭予屡换衣。南浦一番春草茁,西山随处暮云飞。灯前久办宁亲疏,不向同人惜暂违。
-
《游嵩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褰裳拂烟雾,竦身青云间。浮丘何处来,接上嵩高山。云梯蹑青壁,金涧流潺湲。其前为天柱,颇象承露磐。石脂锵然下,味如玉浆寒。飒飒仙馆中,饮之生羽翰。道逢四五公,授我青琅玕...
-
《南归偶书二首·其一》拼音版
帝城南下望江城,此去乡关半月程。同向春风折杨柳,一般离别两般情。
-
《南归道中二首·其一》拼音版
草长花飞客路长,扁舟今日渡山阳。笛声吹落黄河月,淮北淮南总断肠。
-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其一》拼音版
卖药长安市,超然寄一身。摺驴偏识路,破袜不生尘。入世性情古,还乡面目真。自惭留滞客,对尔叹劳薪。
-
《自河西归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
《商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
《自画吾松小昆山二首·其一》拼音版
昆山虽婉变,却似鲁家丘。故作庐峰势,青天瀑布流。
-
《送李伯襄太史封秦藩二首·其一》拼音版
持节俄将视草虚,策文仍是史公书。人从真气沾星使,槎泛天河上斗墟。明月小山丛桂侣,新秋一叶剪桐初。离心巳托南征雁,能到罗浮问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