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明〕
健儿(2)马上吹胡笳(3),旌旗五色如云霞。
战士们在马上吹起胡笳,五色的旌旗飘扬似云霞。
紫髯将军(1)挂金印,意气平吞(2)瓦剌(3)家。
紫髯将军挂着黄金大印,意气奋发前去平定瓦剌。
瓦剌穷胡(1)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2)。
瓦剌这穷胡实在是犬豕,竟敢向边疆挠乱我百姓。
狼贪鼠窃(1)去复来(2),不解(3)偷生求速死。
像鼠狼般盗窃去了又来,不知道逃生却想来送死。
将军出塞整戎行(1),十万戈矛映雪霜。
将军整顿军队出征边塞,十万大军戈矛映亮霜雪。
左将(1)才看收部落(2),前军又报缚戎王(3)。
左翼将军才收降瓦剌军,前军又报抓了敌军首领。
羽书(1)捷奏上神州,喜动天颜(2)宠数优(3)。
胜利情报频频传到京城,皇帝大喜赏赐屡次增加。
不愿千金万户侯(1),凯歌但愿早回头(2)。
不是为获得千金万户侯,只愿凯旋后能功成身退。
小提示:于谦《出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出塞》是明朝大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表现了作者切望带兵出塞,奋勇击败瓦剌入侵者的雄心壮志。开篇四句写明军出塞时的雄壮声势;接着四句交待出征的缘由,指出明军是正义之师;再接四句描写明军势如破竹,勇往直前,平定边患,捷报频传京城的过程;最后四句表达自己志在平定边患,不求高官厚禄的高风亮节。全诗感情豪壮,气势畅达,语言率直,色彩明丽,场面壮阔,风格刚健。
- 作品出处于忠肃公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十五世纪初至中叶,瓦剌部落逐渐强大,不时侵扰明朝的西北边境。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于谦出任兵部尚书,入主兵部后,他力主加强边境防备,反击瓦剌的入侵。《出塞》此诗正是表现其切望带兵出塞,奋勇击败瓦剌入侵者的雄心壮志之作。
相关诗词
-
出塞曲
羽檄走边遽,虎符出精兵。壮士卷甲起,骨肉送之行。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关山杀气缠,寒日无晶明。箭落紫塞雕,马裂黄河冰。岂畏虏骑多,只忧将权轻。阃外不中制,一贤当长城。鼓行渡沙碛,愿勒燕然铭。
-
小出塞曲
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金络洮州马,珠装夏国刀。度沙风破肉,攻垒雪平壕。明日受降处,甲齐熊耳高。
-
出塞作
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奏笳山月白,结阵瘴云昏。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白羽矢飞先火炮,黄金甲耀夺朝暾。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谒明光一报恩。
-
出塞路
当年玉帛聘辽阳,出塞曾歌此路长。汉节重寻旧车辙,插天犹有万垂杨。
-
古出塞曲三首·其二
玉帐将军意,殷勤把酒论。功高宁在我,阵没与招魂。塞色干戈束,军容喜气屯。男儿今始是,譀出玉关门。
-
拟古出塞七首·其五
逻骑朝出塞,胡来屡冲突。我军摧其锋,杀气满川窟。将骄闻裹疮,战胜多白骨。兵家贵万全,岂足较毫发。千金买首功,百金纪勋伐。京军得先升...
-
秋塞曲
塞云垂天胡草肥,胡儿牧马向金徽。赤城刀斗日夜急,黄沙羽檄纵横飞。汉皇立下明光诏,将军起披金铁衣。熊罴百万夜出塞,骠骑寻常朝解围。捷音一日走千里,试问三军归未归。
-
出塞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
出塞行
...王有诏无穷追,凯歌散入边城陴。满决银河洗兵马,尽收土宇归华夷。明廷告勒有尊敦,钜笔如椽我当载。酒酣击节聊载歌,一为将军歌出塞。
-
送云浦出塞觐亲·其一
每至黄花节,频伤出塞軿。况当新抱恨,不比旧趋庭。桐杖扶边月,风林惨客星。乳鸦哀苦韵,忍畏老亲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