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宋〕
藤床(2)纸帐(3)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4)。沉香(5)断续玉炉(6)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7),梅心惊破(8),多少春情意(9)。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小风疏雨萧萧地(1),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2)玉楼空,肠断(3)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4)。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小提示: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因为此词有序言,也被后人称为《孤雁儿·并序》。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全词以“梅”为线索:相思之情,被梅笛挑起,被梅心惊动;又因折梅无人共赏,无人堪寄而陷入无可排释的绵绵长恨之中。
- 作品别称孤雁儿·并序
- 作品出处梅苑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孤雁儿
- 创作年代1129年
创作背景
侯健、吕智敏认为这是一首悼亡之作,约写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逝世后。作者把梅作为寄托着力描写了丈夫去世后自己清冷孤寂生活和凄凉悲绝的心情。
相关诗词
-
双调·雁儿落带青江引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休官,再不想长安道。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去来山更佳,去去山如画,山因去晦明,去共山高下。倚仗立去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去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去山也爱咱。
-
晚起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
和杨同州寒食乾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酲
夜饮归常晚,朝眠起更迟。举头中酒后,引手索茶时。拂枕青长袖,欹簪白接䍦。宿酲无兴味,先是肺神知。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兴因报问龟儿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谁谓荼檗苦...
-
康生时万将归云间出此纸求识别援笔数语不复能论工拙也
康郎白晰美少年,卧病憔悴春花前。生门灭户了然识,纸帐筠床长独眠。人间万事尽灰冷,惟有一死当胸悬。有书不读产不问,药垆茶鼎恒周旋。老夫见之为
-
惜黄花慢·孤雁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
-
中吕·红绣鞋·孤雁叫教人怎睡
孤雁叫教人怎睡,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你云中声嘹亮,我枕上泪双垂,雁儿我争你个甚的。
-
梧叶儿·秋来到
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
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
...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