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宋〕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上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留侯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
相关诗词
-
读留侯传书后
...事关天意。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胡为借箸筹,竟拂...
-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
...何寂寞!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授公诸记函尽...
-
和张光弼留别
老来心事向谁论,且对青山酒一尊。湖上梦醒思旧将,江西书去问诸昆。可怜汉祖今无庙,还喜留侯尚有孙。手把过眉筇竹杖,与僧閒步出松门。
-
重留任丘与同年许翼思言志
敢辞鼓瑟觅封侯,把臂论心试听不。漫道贪荣同卫鹤,可知畏热似吴牛。花房日紧香须敛,渔港风生网便收。记取荆溪应访戴,笋茶滋味许淹留。
-
留侯庙和韵
博浪还非击鹿秋,先生空作聂生流。天将小挫宏开业,事到丕成细论雠。羽翼四人归妙算,神仙一著是高游。千年遗庙蘋花在,日暮相思楚水头。
-
留侯
...君。契合见神助,济时效经纶。指挥转雷电,顾盻定楚秦。以伋三寸舌,抗兹百万军。一为帝王师,晚就赤松宾。富贵心不屑,功名谅谁论。出处何昭昭,贤哉古之人。
-
过紫柏山谒留侯祠·其二
圯桥进履气恬然,胯下王孙事亦传。一作神仙一功狗,论人须到盖棺年。
-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高皇暮年将易储,期期御史强沮之。留侯从容肯直谏,公义定灭宫帏私。斯人平生仗多智,预卜将来有人彘。功成谨缩三寸舌,推祸与人图自避。吁嗟四老真呆夫,等闲诱出如婴...
-
咏史三十一首·其八
...盖世才,侥幸于一击。去死不容发,老人所深惜。卒遇草野间,命供仆妾役。意固不在书,教之以忍力。能忍不能忍,刘项所繇别。子瞻留侯论,千秋具眼只。淮阴钓城下,阿母心独恻。吾岂望报乎,而进王孙食。所以开广之,一言已破的。登坛将百万,攻取战必克。不用蒯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