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唐〕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大凡以观赏游览而著称于一代的名胜,不过局限在一个地方,有的能够旁及周围,就被认为是特别突出的了。至于不必远道跋涉,不必登高临险,山环水抱,四面风景一样优美,争奇竞秀,各不相让,遍行天下而无处能比的景观,只有这里能称得上。
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桂州有许多钟灵毓秀的山,拔地而起,峭然耸立,遍布郄野。州衙左边有条漓江,江中有一片陆地叫做訾家洲。大凡岭南的山川,直通大海的,都在这里出现了,但古往今来没有人知道。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悠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焉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其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到桂州,总管二十七州的军政大事。从此盗贼遁迹,奸邪扫清,德行惠政,遍施于民,到任一年,政教有成,人民富庶。当时正值天子平定淮夷、河朔的叛乱,告喻天下百官,裴公为表示庆贺,便聚集同僚属吏,登上訾家洲游玩。他四处观望了很久,深为这里的风光以前为人所忽略而遗憾。于是他付给洲上的居民很多钱,让他们搬到别的空地上去住,然后伐掉恶木,砍光荒草,前前后后指挥谋划,使这里的景色变得赏心悦目。面对美景,人们忽然像飘浮在空中,腾云驾雾,凌虚驭气。这里群山环抱,两侧江水夹流,如捆束住关隘般的訾家洲,山岚江雾,隐含光辉,环视四周,处处宜人。平常所未看到的景致,突然都出现在眼前,好像是飞舞着、奔跑着,同游览的人一同来到。
乃经工化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灏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1)接于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于是裴公招集工匠,筹集材料,考察方位,确定施工方案。在南面建起一座燕亭,伸展的屋宇,下垂的屋檐,走廊、更衣室相连,四周仿佛是一所房屋。北面建起一座高轩,用来登临、眺望远方。左边浮起飞阉,右边列着闲馆。在江面上排列小舟联成桥梁,随波起伏。视野包含着漓山,涵容着龙宫,往日以为很大的东西,现在仿佛都藏在亭中。太阳从东方升起,云烟向西方飞去,海上的霞光,岛上的雾气,都来增添景致。在这些景物的空隙之处,则有月槛耸立在曲折的溪流之间,风榭显露在幽静的竹林之内。白天的风光已经够美了,又加上夜晚另有一番景象。群星向下散布星光,四周都充满了洁白清新之气,深远幽静,瞬息万变,人们好像和安期、羡门一起超脱于尘世之外。那么,凡是以观游而著称于天下的,还有不折服、不退让、不推崇这座亭子的吗?
既成以燕,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其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州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鉴,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1)乎?
亭子落成,大开酒宴,酣畅至极,人们纷纷致贺。大家都说:以往被人们忽略的名胜,必定藏在深山幽谷、人迹罕至之处,好事者后来发现了它们,就当作自己的功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处胜景,面对着州城,靠近市区,车马行人早晚经过,千百年过去了,也没有谁对它另眼相看,一旦被发现,就高出其它地方,即使有人博览万物、能言善辩,也不能举出超过它的名胜。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心机眼光,果真有深远独到,非特殊、旁人所不可及的吗?若无桂山的灵秀,就不能有此奇伟的景观;若无这訾家洲的空旷,就不能极目远望;若无裴公的眼光就不会有此独到的发现。唉,造物者设置这个洲已很久了,而它现在才尽显妙处,我怎么能不加记叙呢?
小提示: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创作的记叙文。文章赞美了广西桂林的美丽风光,记叙了裴中丞在訾家洲作亭的经过和登临訾家洲亭观览桂林山水的特殊感受,并把修建园林建筑与庆贺朝廷平定淮蔡的胜利联系起来,热情而不露痕迹地赞颂了裴中丞的行事。文章笔触细腻,重点突出,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御史中丞裴行立到桂林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使。他曾在訾家州修筑亭阔,营建风景。当时作者任柳州刺史,应裴行立之邀为他写了这篇亭记。
相关诗词
-
訾家洲二首·其一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
訾家洲二首·其二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遗基只有蛩鸣雨,往事全如鸟印空。溪水无情流㶁㶁,海山依旧碧丛丛。断碑莫怪千回读,今代何人笔力同。
-
与郑少融赵养民二使者访古訾家洲归憩松关二君欲助力兴废戏书此付长老善良以当疏头
飘飘竹雨润轻裘,袅袅松风系小舟。安得从容兴废手,越人重上訾家洲。
-
端州感怀·其一
地扼东西粤,中丞作镇雄。崧台曾驻辇,锦石有行宫。两载偏安业,孤臣再造功。可怜天运去,仓卒六军空。
-
訾家洲怀古
泉石涓涓树色苍,应如杜甫浣花庄。裴公遗址荒秋草,柳子残碑卧夕阳。咫尺郡城连雉堞,几家茅屋枕鱼梁。我来怀古空惆怅,独立西风野水傍。
-
訾家洲宴集偶成柬董伯琪诸先生
訾洲名胜地,雅集萃群英。绮席临花径,香醪泻玉罂。菰蒲池上鹭,杨柳水边莺。何限沧浪兴,临流更濯缨。
-
仙岩四瀑布即事寄上秘书包监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赵中丞处州齐谏议明州李九郎十四韵
...非一,昏旦势多奇。井识轩辕迹,坛馀汉武基。猿声响深洞,岩影倒澄池。想像虬龙去,依稀羽客随。玩奇目岂倦,寻异神忘疲。干云松作盖,积翠薜成帷。含意攀丹桂,凝情顾紫芝。芸香蔼芳气,冰镜彻圆规。胥念沧波远,徒怀魏阙期。徵黄应计日,莫鄙北山移。
-
桂林山水奇丽妙绝天下柳子厚记訾家洲亭粗见其略余以六月六日度桂林岭欲更仆诣象属暑甚遂少留日从诸公于岩穴之下穹林巨壑近接阛阍
万树张大伞,千嶂卧独龙。彤云竟天起,火坠九日红。投老落蛮峤,暍死愁吴侬。风流贵公子,一笑林下逢。苍崖折天罅,中有万里风。习习驾两腋,飘飘落琼宫。草木啸竽籁,涧谷酣笙镛。披我快哉襟,谁能辨雌雄。
-
游山七绝·訾家洲
訾洲风物柳州文,开□□□□梦魂。老去一尊酬望眼,淡烟衰草莽连村。
-
桂林送人之琼州招捕海寇
訾家洲畔路,别尔苦匆匆。说剑令人喜,耽吟与我同。旌旗枫鬼雨,舟楫鲎箄风。想到琼峰顶,题诗更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