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劳山寄延安诸同志》是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先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 作品出处董必武诗选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近代
创作背景
《过劳山寄延安诸同志》作于1940年10月赶赴国统区的路途中,诗人通过借景抒情,用诗意缭绕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延安诸同志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战友之间崇高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关诗词
-
《御沟·同范景仁寄修书诸同舍》拼音版
烈火非不猛,不耗百炼金。寒霜非不严,不雕竹柏林。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君子道德亲,白首犹视今。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愿名思友操,播之清徽琴。
-
《寄陈安道同年》拼音版
执别都门四见春,悠悠吴越断音尘。尔来虽幸官居近,所得唯蒙手翰频。折桂交游三纪外,系匏踪迹两溪滨。未能把酒论离阔,聊寄篇章托去鳞。
-
《燕园小憩寄赠泰安诸同人·其一》拼音版
顿与名山远,还同木石居。横琴无待月,垂钓不求鱼。园小偏宜水,官贫尚有书。几竿修竹影,独坐爱扶疏。
-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拼音版
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
-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拼音版
...石偶把残书温。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
-
《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其二》拼音版
倏忽经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惊十二旬。绝代方言空问俗,蓬山直舍已凝尘。汗青何日成书去,头白常惭窃禄频。
-
《云间留别诸同志》拼音版
祇役出郊圻,惄焉伤离抱。焉知怀苦辛,念我同心好。相携未洽旬,暌违一何早。人生聚散期,宛如浮萍草。忽复因风会,须臾各远道。征车何彭彭,绿杨何袅袅。春气正郁葱,况兹间关鸟。川涂限南北,恒虑音徽少。共勉令德图,崇修以为宝。
-
《过馀姚寄贾治安同知》拼音版
秋深持节下銮坡,吴越风烟入浩歌。溪水通桥松作窦,山云收雨石为窝。避泥骄马哺寒草,过陇饥牛齧早禾。别驾归来应笑我,驿程何事苦吟哦。
-
《临终诗二首留别诸同志·其二》拼音版
我有同心人,道义相友师。频年丧浙多,存者复别离。即今将去客,欲别无由辞。丈夫会有志,岂为儿女私。所恨在世日,孤负箴与规。临风一长叹,愿为诸君期。百里半九十,一篑功莫亏。鉴戒不在远,请君视此诗。
-
《秋日偕诸同志游金华二首·其一》拼音版
屈子歌远游,尚平有遐慕。顾谢青云人,言寻赤松路。历览穷幽深,冥探惬情素。涧壑扪嵚岑,林峦陟回互。崖倾黄叶积,谷转垂萝护。高峰散馀霭,峭壁屯寒雾。娟娟初月升,隐隐微阳暮。长谣钦昔踪,独往怀蹇步。虑由忘物超,道以遗荣悟。迹契容成公,神交子支父。徘徊北山文,恻怆淮南赋。眷彼丘中人,回镳对岩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