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诗人寓居云安的感受。第一首诗写春意萌动而思念亲人,又羡慕为皇帝办事的机会而愁绪萦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5年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一日三首》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冬杜甫流寓云安时。黄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明年春晚,迁居夔州。”
由于在严武幕府时与少年同僚们的“分曹失异同”,以及自己“懒性从来水竹居”的爱好,杜甫终于在永泰元年初离开上峰兼老友的严武,归休草堂。又由于因此而产生的与严武的隔膜,他改变了在浣花溪长住的打算,于此年孟夏去成都,经嘉州、渝州、忠州,来到了云安,其时已是秋天了。不幸肺病发作,他“栖泊云安县”,“卧病一秋强”,秋冬二季都在旅寓所养病。忽然传来消息说:汉州刺史崔旰打败成都节度使郭英乂,致郭英乂为普州刺史韩澄戕杀。于是邛、泸、剑三州牙将各举兵讨呼,蜀中大乱。因此他计划下峡,“转作潇湘游”,以避祸乱,进而返回长安,以至于“归朝日簪笏”,“毫发裨社稷”就在这样的境遇中,杜甫于此年十二月一日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组脍炙人口的连章律诗。
相关诗词
-
《闰十二月三日蒸燠其夜迅雷大雨同鲁南纪变一首》拼音版
季冬闰月忽暄燠,惊见蚊?当户飞。自缘雷雨好解作,谁道阴阳难范围。四时吕览有定令,五事箕畴无少违。为检金縢看故事,分明人道应天机。
-
《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其一》拼音版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
《夏日三首·其一》拼音版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
《十二月一日亡儿附主于祠》拼音版
悲伤未辍泪,又及免丧期。碌碌有穷日,冥冥无尽时。破家支老力,瘦骨裹空皮。以汝附祖食,幽魂安可知。
-
《田间秋日三首·其一》拼音版
好雨知时便放晴,天和酝酿作西成。秋收但得官军饱,未怕输租远十程。
-
《上京秋日三首·其一》拼音版
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
-
《燕馀寄月窗兄三首·其一》拼音版
叶叶征衫来自东,相逢笑语竹窗中。傍人底死催人去,细雨吹凉一夜风。
-
《十用喜雨韵三首·其一》拼音版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岁幸丰登连楚越,地非硗薄比渠凉。雨收甘泽归三印,雷敛神功入五箱。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
-
《叹昨日三首·其一》拼音版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秋风落叶客肠断,不办斗酒开愁眉。贤名圣行甚辛苦,周公孔子徒自欺。
-
《七月九日二首·其一》拼音版
海激天翻电雹嗔,苍松十丈劈为薪。须臾龙卷它山去,误杀田头望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