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唐〕
黄云城边(2)乌(3)欲(4)栖,归飞哑哑(5)枝上啼。
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飞回来的时候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
机中织锦(1)秦川女(2),碧纱如烟(3)隔窗语。
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在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视窗外的归鸟双双,好像是在与人说着什么,其实她是在自言自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1),独宿孤房(2)泪如雨。
太寂寞了啊,想着远方的亲人,她的织梭就不由得停了下来,独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令人难以忍受了,珠泪点点滚下了她的香腮。
小提示:李白《乌夜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乌夜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乌夜啼”为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而李白此诗题材相似,却别翻新境,言浅意深,独具魅力。此诗开头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秋晚鸦归图;中间两句写人物身份、身世及所处环境;最后点明秦川女的愁思及其原因,包含着许多言外之音。全诗短短六句,既写景色烘托环境气氛,又描绘人物形象和心态,绘形绘声;最后既点明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意味深长。传说贺知章对这首诗相当欣赏,并以此为原因之一向唐玄宗推荐李白。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3年
创作背景
传说李白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和《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可见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之前。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大概作于开元十八、十九年(730、731年)李白初次到长安之时。
相关诗词
-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
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良人在狱妻在闺,官家欲赦乌报妻。
-
相和歌辞·乌夜啼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一飞直欲飞上天,回回不离旧栖处。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
乌夜啼写寄
故宫芳草春日□,高林漠漠乌夜啼。乌啼不断愁深闺,万里封侯安足道,玉颜如花梦中老。东方欲曙乌飞去,门外落花红不扫。
-
乌夜啼
金井梧桐霜叶飞,寒乌哑哑中夜啼。兰闺少妇停灯宿,梦见征人塞上归。相思未诉乌惊起,千结柔肠碧窗里。鹍弦羞涩掩瑶琴,线断红珠泪如洗。啼哑哑,声不住。牵辘轳,逐乌去。
-
乌夜啼
老树当前除,夜夜栖啼乌。哑哑声未歇,霜重月模糊。汝啼有赦书,此事知有无。主人何所爱,爱汝能反哺。乌中有曾参,愧死鸱鸮雏。儿童不汝弹,谁忍更弯弧。愿汝长生八九子,愿汝常栖庭树株。
-
乌夜啼
秋高碧树凋梧叶,夜静银床悬辘轳。美人堂前看明月,哑哑枝上啼寒乌。乌巢蒙茸九子哺,鸾镜凄迷只影孤。弹得琴中夜啼曲,迟欢不见空自娱。
-
乌夜啼
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
乌夜啼
欢作马行客,妾歌乌夜啼。妾啼端忆汝,乌啼今为谁。
-
乌夜啼·其五
乌生如欲飞,飞飞各自去。生离无安心,夜啼至天曙。
-
乌夜啼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