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记
〔宋〕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
哺糟啜醨(1),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1)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2)反复(3),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像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余自钱塘(1)移守胶西(2),释(3)舟楫之安,而服(4)车马之劳;去(5)雕墙之美,而蔽(6)采椽(7)之居;背(8)湖山之观(9),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10)不登(11),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12)索然(13),日食杞菊(14)。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15),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16)也。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2),伐安丘、高密(3)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4)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5)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6)焉。
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南望马耳、常山(1),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2)乎!而其东则庐山(3),秦人卢敖(4)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5),隐然如城郭,师尚父(6)、齐桓公之遗烈(7),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8),思淮阴(9)之功,而吊(10)其不终(11)。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1),取池鱼,酿秫酒(2),瀹(3)脱粟(4)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方是时,予弟子由(1),适在济南,闻而赋之(2),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小提示:苏轼《超然台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超然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用“乐”字贯穿全文,先写超然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不能超然于物外,则必悲哀,正面写乐,反面写悲,悲是乐的反面,即是写乐的反面,终不离乐字。再写初到胶西之忧,再写初安之乐,治园修台,登览游乐。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知足常乐、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也隐含了少许内心苦闷、失意之情。此文在写作上融议论、抒情、描写于一炉,笔意爽健,格调流畅,倾注了作者的生活情趣,有飘忽“超然”的意绪。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苏轼《超然亭赋序》)。熙宁七年(1074)被批准改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相关诗词
-
放鹤亭记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
-
凌虚台记
...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
-
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海风吹碎碧琉璃,时见三山白银阙。盖公堂前雪,绿窗朱户相明灭。堂中美人雪争妍,粲然一笑玉齿颊。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惟有使君游不归,五更马上愁敛眉。君不是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缚取吴元济。又不是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
-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归来...
-
戏题曾处善尉厅二首·其一·超然台
鸡埘啄雁如鴐鹅,万里天衢且一波。宫锦络衫弓石八,与人同状不同科。
-
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有高轩肯来辱。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厚禄故人车结辙,掉头独泛清溪月。不从世外得超然,世间谁肯如公决。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送公使我归思动,破烟冲雨忆扁舟。明年想见东山起,我亦煎茶石桥水。道逢蓑...
-
峤南僧罕遵戒律况向上事独琮师隐居湖岩绝不至城市超然拔俗闻余来策杖见过与语可人知为饱参衲子也询其所见盖尝从长芦了游了居长芦
...孤云自轻矫。风姿已含蔬笋气,语论更将藤葛绕。黄茅深处见松筠,使我囷箱欲倾倒。为亲聊复恋幽栖,访旧终须乘漭渺。烦师飞锡过天台,为问了公何法了。
-
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纯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越夕乃至而季通德功亦自山北来会赋诗记事以云卧衣裳冷分韵赋诗得冷字
...想象意逾骋。云山一以眺,俯仰疑倒景。检校石田收,眷恋茅屋静。淹留复未遂,外物愧张邴。珍重同来人,妙语各清整。击节三叹馀,超然得深省。
-
同蒋颖叔林和中游郁孤台
匹马初从瘴岭来,登临喜上郁孤台。郁然而孤插天半,乱山却出晴云堆。双溪倒流玉绡飐,万屋蘸碧长城开。扪参历井岂足数,俯栏引手持斗魁。月空银浪试一酌,坐忧桂...
-
借雪窦韵送超然居士赵表之时在泐潭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