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丰行
〔宋〕
歌元丰(1),十日五日一雨风(2)。
我放声歌唱,元丰年真是个好时光。十日下阵雨,五日刮阵风,事事顺当。
麦行(1)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2)。
连绵千里的麦子覆盖了原野,翻腾着金浪;满山的谷子与云彩相连,散发着芳香。
水秧绵绵(1)复多稌(2),龙骨(3)长乾挂梁梠(4)。
水田里稻子青青,雨水充足,水车被闲置在檐下派不了用处。
鲥鱼(1)出网蔽洲渚,荻笋(2)肥甘胜牛乳。
撒下渔网,网上的鲥鱼堆满了水中的沙洲;水边的荻芽又肥又甜,味道超过了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1),虽非社日长闻鼓。
花上百十个小钱就能沽到斗酒,虽然不是社日,可处处听到庆丰收的喧天锣鼓。
吴儿蹋歌(1)女起舞,但道(2)快乐无所苦(3)。
吴地的少年打着拍子唱起歌,姑娘们高兴地翩翩起舞;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真快乐,再也没愁苦。
老翁堑水(1)西南流,杨柳中间杙(2)小舟。
我老翁乘着只小船沿着护城河向西南漂流,有时在杨柳间系上小舟。
乘兴攲眠过白下(2),逢人欢笑得无愁。
满目美景看不够,又乘兴斜躺着漂过金陵石头。见到的人都是那么的欢乐,个个红光满面,喜上眉头。
小提示:王安石《后元丰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后元丰行》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反映北宋元丰年间社会现实的诗作,既是北宋中叶变法改革的颂歌,也是作者政治理想的直接展露。
开头两句为作品第一部分,歌颂元丰年间风调雨顺的喜人气象。下六句为第二部分,歌颂元丰年间五谷丰登,物产精美的盛况。最后八句为第三部分,歌颂元丰年间人民的幸福生活。
此诗中的元丰朝,国泰民安的景象不啻唐虞盛世复现,于王安石的新法的作用,作了极形象有力的证明,尽管王安石出于政治目的,不无夸大美化之处,但这首诗对农业理想的讴歌、对元丰新法的肯定颂扬仍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启迪意义。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81年(元丰四年)。元丰初,风调雨顺,农丰物贱,百姓安居乐业,作者见到这一欢乐场面,十分高兴,在元丰四年作了两首诗进行讴歌,这是第二首。
相关诗词
-
行路难五首·其二
...本是骄奢贵人屋。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绠银瓶濯纤玉。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沸渭笙歌君莫夸,不应常是西家哭。休说遗编行者几,至竟终须合天理。败他成此亦何功,苏张终作多言鬼。行路难,行路难,不在羊肠里。
-
行路难五首·其三
...尧日,浪死虚生亦非一。清净玄音竟不闻,花眼酒肠暗如漆。或偶因片言只字登第光二亲,又不能献可替否航要津。口谭羲轩与周孔,履行不及屠沽人。行路难,行路难,日暮途远空悲叹。
-
新丰行
长安风土殊不恶,太公但念东归乐。汉皇真有缩地功,能使新丰为故丰。人民不异山川同,公不思归乐关中。汉家四海一太公,俎上之对何囱囱,当时幸不烹若翁。
-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东门杨柳空盈路。系得征鞍能驻不。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行人去后知何处。去向天边簉鹓鹭。瑶管琼台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
朝中措·先生德行冠南丰
先生德行冠南丰,锦绣作心胸。暂屈徒劳州县,文章后进宗工。督邮纲纪,才高幕府,雅望尤崇。此去定膺光宠,且须满醉西东。
-
次韵郦元与赠于元直道旧二首·其一
人物伤心万马空,于今声价歘然东。教条不独行千里,筹策曾经奉一戎。事契百年知有自,笑谈三语记无同。白头赖有髯参在,解说当时喜怒公。
-
兴定庚辰夏六月望予与元好问赵郡李献能同游玉华谷又将历崧前诸刹因憩于少姨庙元周行廊庑得古仙人词于壁间然其首章直屋漏雨为所漫
霜落丰山白水收,岁华全在竹园头。赋诗鞍马惭真赏,载酒林泉阻胜游。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
-
虞先生送张元朴回龙虎有云麈尾每怀张外史鹅群今属薛玄卿元朴索次韵
想见先生戴笠行,黄茅冈上看阴晴。承闻祖道同疏傅,鄙说还乡似长卿。海内好诗元自少,江西行李不嫌轻。谪仙爱与元丹语,烟子而今亦有名。
-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其六
沙岸崩时惟见石,江流曲处却逢山。荒林野屋元星散,古路行人自往还。
-
元城行
元城郭使君,爱母不逮餐。刻木貌慈母,去官西山濆。上堂示甘旨,下堂候寒温。人见使君孝,作书细讨论。我论使君政,亦由孝所敦。虞周虽已远,此道今幸存。嗟乎!使君天壤何茫茫,此道谁与期?天虽高,孝心本自达天德;地虽厚,孝心当有彻地时。何必邦人子弟能化之,致之家国、天下皆尔为。秋风吹庭树,树叶秋如雨。秋树则有枯,乌生长顾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