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鞋·郊行
〔元〕
【其一】
其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1),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2),问酒杏花村(3),醉归来驴背稳(4)。
小小的一所乡村客店,稻草的望子斜挑在门首。人家半掩着柴门,用一道疏疏的篱笆围就。过路人惊动了村狗,汪汪地迎着叫个不休。在风光旖旎的渡口题诗,又在春意盎然的酒家饮酒。喝醉了,骑着驴稳步回家,无忧无愁。
【其二】
其二
穿云响(1)一乘(2)山簥(3),见风消数盏村醪(4),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5)雪花飘,又一年秋事(6)了(7)。
乘一副名叫“穿云响”的山轿,饮几盏俗称“见风消”的春酒。十里松涛声声入耳,真是难以描画。枫林经霜的红叶翩翩起舞麦花像雪一样迎风飞飘,又一年好收成已成定局了。
【其三】
其三
雪意商量酒价(1),风光投奔(2)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3)。几声沙嘴(4)雁,数点(5)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下雪了,估计酒价将要上涨,寒冬的风光投向诗人的怀抱,我准备骑驴去探访梅花。在沙洲嘴上传来大雁几声啼叫,在树梢头栖息着几只乌鸦,它们在向游人诉说,这大好河山已变得十分凋敝凄凉。
小提示:周德清《红绣鞋·郊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红绣鞋·郊行》是元代散曲作家周德清创作的一组散曲,由三首小令组成。这三首曲子分别讲述春、秋、冬三个季节的闲暇之时,作者骑一头小毛驴,到郊外去踏青寻梅、茅店沽酒、驴背题诗的事。全曲写景很有特色,动静结合,声色俱妙,对仗工整,比喻新奇。
-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 文学体裁散曲
- 文学韵律中吕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红绣鞋·郊行》这组曲子载于《太平乐府》卷四。周德清生活于元代后期。此时元朝统治者已恢复科举,相对于元代初期的文人来说,周德清是幸运的,有了仕进的机会。作为传统汉族文人之后,建功立业也是他最高的理想与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周德清也曾努力过,但多次应试,都未能如愿,只能布衣终身,为此深感惆怅。仕途上的失利,周德清便将兴趣与才识转移到了元代新兴的曲体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上来。这组曲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相关诗词
-
春郊行
十日一出郊容改,东风夜发山花红。纷纷桃李何为者,不可思忆天之工。轮转荣枯何日了,年年青入长城草。嗟嗟人生物不如,一度经年一度老。朔方健儿期报恩,憔颜短...
-
闻人岭南郊行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
红线毯
...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
-
郊行
满村浮绿数枝红,也解愁侬也殢侬。
-
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泪浥红笺第几行,唤人娇鸟怕开窗。那能闲过好时光。屏障厌看金碧画,罗衣不奈水沉香。遍翻眉谱只寻常。
-
郊行
性拙寡所谐,蚤岁归田园。篮舆游近郊,指顾农家村。暧暧茅茨接,依依桑柘繁。今年雨泽时,耕获及高原。良苗怀好风,浅碧翻波痕。叹彼耨者劳,汗滴秋禾根。我独饱稻粱,毕世惭君恩。
-
红绣鞋·重到吴门
槐市歌阑酒散,枫桥雨霁秋残。旧题犹在画楼间。泛湖赊看月,寻寺强登山。比陶朱心更懒。芳草岸能言鸭睡,荻花洲供馔鲈肥,天平山翠近金杯。水多寒气早,野阔暮空低,隔秋云渔唱起。
-
中吕·红绣鞋·一两句别人闲话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蹅,五六日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
红绣鞋·赠妓
长江水流不尽心事,终条山隔不断情思。想著你,夜深沉,人静悄,自来时。来时节三两句话,去时节一篇词,记在你心窝儿里直到死。
-
中吕·红绣鞋·孤雁叫教人怎睡
孤雁叫教人怎睡,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你云中声嘹亮,我枕上泪双垂,雁儿我争你个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