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元]韵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相关诗词
-
复性篇
...道,大原自天。道不可离,存遏宜先。戒惧慎独,动静交虔。中和以致,性量乃全。孟言性善,本乎秉彝。专以理言,邪说皆非。必称尧舜,人皆可为。尽心知性,以造其理。存心养性,惟事是履。非外铄我,固有之美。放心不求,弗思耳矣。洎乎有宋,濂洛关闽。考亭后出,集其大成。问学是道...
-
孟子·存心养性
心体能存无走作,油然义理自中生。更无物欲相攻伐,萌檗欣欣竞向荣。
-
孟子·养心寡欲
心体自然安用养,多因迷欲易成昏。但能寡欲无私累,本体清明理自存。
-
孟子·生之谓性
理气虽然不可无,形而上下有精粗。槩将动作名为性,天地同为牛马区。
-
荀子·解蔽第二十一
...谓也。此不蔽之福也。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埶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
-
荀子·议兵
...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传曰:‘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此之谓也。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势诈险阸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
-
荀子·儒效
...至道,是民德也。行法至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行法至坚,好修正其所闻,以桥饰其情性;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其行多当矣,而未安也;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上则能大其所隆,下则能开道不己若者:如是,则可谓笃厚君子矣。修百王之法,若...
-
荀子·天论篇
...为不求知天。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 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 天政。暗其天君,...
-
庄子·内篇·(4)人间世
...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 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 非所以尽行也。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 言術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 灾之。若殆为人灾夫。...
-
庄子·内篇·(7)应帝王
...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