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鱼]韵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戴宾有意山书屋谈次偶成时宾有举子》拼音版
意山书屋我曾过,无句堪题邵子窝。卖赋近闻车辙满,乞钱常致酒材多。檐前绿竹添新笋,石上盘根长旧柯。莫笑客为汤饼至,携尊高唱待如何。
-
《谒李延平书院》拼音版
绿槐夹青山,中有古书屋。行舟剑水濆,弭棹叩芳躅。长风薄衣巾,六月无三伏。先生万古心,一旦付云谷。通来四百年,民用如菽粟。溪山发幽想,吾志尚鸿鹄。下有清泠泉,一饮成三斛。
-
《张映山书屋卷》拼音版
君家碧山后,旧业五车书。欲就张衡赋,先营诸葛庐。下帷山桂发,隐几岭云嘘。勤苦无须问,行看上石渠。
-
《自梁溪放船至月山书屋探梅》拼音版
新霁放船来,闻香始见梅。溪桥粗领略,书屋又徘徊。地僻春行遍,枝寒雀啅开。病夫聊自遣,坐对一持杯。
-
《题南康马教授匡山书屋》拼音版
匡山渺何许,结屋在云边。泉响通书幌,岚光照简编。涧猿听夜诵,林鹤伴朝弦。奋步追高躅,明当继昔贤。
-
《题凤山书屋》拼音版
吴山往事浮云去,山势犹传凤栖处。东风不锁玉楼春,花落当时后庭树。美人家住凤山坳,雪卷横江万顷潮。云气阴连三岛近,海门晴拔两峰高。疏帘展卷清朝坐,曲几篝灯宵未卧。凤飞千仞不归来,频见万松山月堕。九苞览德今朝天,美人追随青云边。黄旗紫盖葱茏起,彩章五色同翩翩。置身阿阁依霄汉,珠树璚花互辉焕。亲听箫韶奏九成,嗈嗈声在瑶台畔。应思高卧凤山云,水影林光几度新。野鸟独怜山寂寞,一声啼断翠华春。别来书舍浑如旧,芳草间花自增秀。已闻名誉重穿杨,未许思家问垂柳。风流白晰方青年,骏马金羁被锦鞯。丹凤城中朝谒下,何人不羡玉堂仙。...
-
《吴山书屋为钱塘蒋祉赋》拼音版
市嚣何处着书声,山转城南不断青。花飏春红来砚沼,岚浮暖翠入帘屏。为儒有幸逢昭代,擢第应须趁妙龄。我有他年云路约,题诗为谢草堂灵。
-
《题陈新冠山书屋》拼音版
冠山深处擅清幽,窗户沉沉黛色浮。碧树白云千嶂晓,青灯黄卷一帘秋。弦琴时弄梅花操,书字频将柿叶收。好向英年勤学业,成名宜与古人俦。
-
《重阳前一日朱楚亭龙山书屋看桂同邓湘皋孝廉作》拼音版
数椽僻近栖霞寺,绕屋长松间丛佳。旧家乔木存百年,儒素清芬传累世。居贫芋栗尚能办,每为看花供客醉。过桥数武香已闻,入门但见翻青翠。含丹吐白殊蕴藉,不比春娇争献媚。幽贞合伴月娥独,仙隐如偕商皓四。地偏十扫俗喧嚣,人冷都饶秋气味。渴呼茶茗倩儿童,醉倚芙蓉当姬侍。花开酒好忆前年,雨散烟消余几辈。攀援容我手斧持,封殖怜君角弓废。商飙飒飒吹短鬓,日夕婆娑影相对。当时玉貌是婵娟,此日霜华剩憔悴。天上高寒归不归,山中偃蹇岁复岁。浮名唾手时易去,清景留人兴堪继。不须重九问明朝,眼底龙山即高会。
-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拼音版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