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节序词。此词上片由一“记”字领起,重在描述对旧时夜景的美好追忆;下片触景伤情,抒写作者对旧时爱人的追忆。元宵节遇风雨、心情与常年不同,于是全篇沉浸于过往节日生活的回忆之中,悔恨之情蓦然袭上心头。娓娓道来,涟漪层生,但始终未着一实笔,皆容读者自得之。
- 作品出处梦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六丑
- 创作年代1242年1月15日
创作背景
根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吴文英于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壬辰,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吴文英此时四十三岁,在苏州作此词。此词中有“馆娃旧游”“过眼年光”等句,皆重来之辞,大约居苏十余年中,也因事一度去他处。词人行踪不详,亦只得其大略情况。吴文英是婉约词最后的一位大家,也是宋词都市文学风景描绘的结穴者。吴文英的都市文学风景词与那些艳情词一样,色彩艳丽,描绘细密,章法结构回环曲折,而“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亡国象征意义更加突出和明显。《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此词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相关诗词
-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拼音版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沈沈。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
-
《宫词·元夕风光属太平》拼音版
元夕风光属太平,烛龙衔耀照严城。鳌峰屹立通明观,绛炬宵辉上下明。
-
《雨中独酌》拼音版
...竭斗,几曾自饮一杯酒。不因风月与湖山,更为松篁与花柳。今夕何夕风雨来,知侬渴肺生秋埃。曲生三缄忽自荐,请为风雨聊一开。老夫呼前呼未了,死生脱帽倾怀抱。风雨横斜入坐中,宾主淋漓俱醉倒。须臾风止雨亦休,主人送客凝双眸。葛天无怀不可状,但觉两耳风飕飕。匆匆便是中秋节,更...
-
《壬寅岁旦景明子渊君玉携酒与诗为寿次韵》拼音版
舍我白瓷碗,把君金屈卮。判为元日醉,共赋早春诗。冰泮鱼龙起,花开蜂蝶知。为子扶病脚,赖有古藤枝。
-
《壬子八月癸卯大风雨拔木飘瓦通夕不能寐》拼音版
我昔浮江坐贪快,六十幅蒲船尾挂。恶风吹到马当祠,出没蜿蜒舞澎湃。舟人失色急倒樯,共上芦湾望祠拜。风云昼晦性命忧,更复何心问薪菜。颠危仅免葬鱼腹,至今常抱垂堂戒。岂知风雨有兹夕,屋破窗鸣纷百怪。直疑屋外即长江,九转得生那可再。正襟默坐徐自思,忠信固可当丧败...
-
《五月中连夕风雨气候如高秋枕上有赋》拼音版
拥被微吟短鬓秋,孤灯残漏共悠悠。雨声不贷三更梦,酒力宁禁万里愁。身寄湖山邻剡曲,心游河岳过关头。世间可恨知多少,虚弊当年季子裘。
-
《雨夜》拼音版
百紫千红占岁华,又随风雨卷泥沙。即今空有梦为蝶,当日曾将命乞花。倦枕残灯人寂寞,幽窗小草字攲斜。悲欢变灭何穷已,学得山僧自一家。
-
《一夕风雨花药都尽唯有豨莶一丛濯濯得意戏题》拼音版
红药山丹逐晓风,春荣分到豨莶丛。朱颜颇欲辞镜去,煮叶掘根傥见功。
-
《寄子华内翰时亦宿斋是夕风雨》拼音版
君居白玉堂,我在红药署。出处岂不同,咫尺限相遇。风雨闻鸡鸣,节物惊岁暮。思君正展转,梦中亦知路。
-
《洞仙歌·丁巳元夕大雨》拼音版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梅柳蛾蝉斗济楚。换鞋儿、添头面,只等黄昏,恰恨有、些子无情风雨。心忙腹热,没顿浑身处。急把灯台炙艾炷。做匙婆、许葱油,麦灰画葫芦,更漏转,越㬠不停不住。待归去、犹自意迟疑,但无语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