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清〕
成祖昔定都,乃省兹山阳。
群山自天来,势若蛟龙翔。
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
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
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
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维时将作臣,奉旨趋傍傍。
盛德比霸杜,宏规轶瀍邙。
雷电驱元冥,白云升帝乡。
三光坠榆木,穷北回辒辌。
駊騀金粟堆,寂寞桥山藏。
右献左次景,裕茂迤西旁。
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维康。
永陵在东南,规模特恢张。
碝石为元墀,丹青焕雕梁。
昭近九龙池,定依昭左方。
其制亦如永,工丽踰孝长。
庆居献西隅,德奠永东冈。
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
列宗每驾朝,百执恒趋跄。
一年祭三举,侍从来班扬。
诗追安世歌,典与郊禘光。
自伤下土臣,不睹昭代章。
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
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殇。
上无宝城制,周匝唯砖墙。
下有中涓坟,陪葬义所当。
殿上立三主,并列田娘娘。
问此何代礼,哽咽不可详。
麦饭提一箪,枣榛提一筐。
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
下阶拜稽首,出涕双浪浪。
主祭非曾孙,降假非宗祊。
重上诸陵间,裴回复彷徨。
茂陵树千株,独立不受戕。
门阖尚完具,上头安御床。
自康以接庆,小树多榆枋。
殿楼尽黄瓦,逶迤各相望。
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定陵毁大殿,以及东西廊。
馀陵半无门,累甓仍支杗。
尚存宰牲亭,暨外诸监房。
百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六兽柱则四,制与钟山亢。
跨以七孔桥,峙以白石坊。
仁宗所制碑,崷萃当中央。
行宫已颓坏,御路徒荒凉。
每陵二太监,犹自称司香。
人给地数亩,把耒耕山场。
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
皆云牧骑来,斫伐尤披猖。
并力与之争,仅得保界疆。
有盗贵妃冢,斩首竿以枪。
于时奸宄民,瞿然始惩创。
绕陵凡六口,六口各有兵。
一陵立一卫,卫设屯与仓。
居庸有总兵,昌平有侍郎。
一朝尽散迸,无复陵京防。
燕山自峨峨,沙河自汤汤。
皇天自高高,后土自芒芒。
下痛万赤子,上呼十四皇。
哭帝帝不闻,吁天天无常。
幽都蹲土伯,九关飞虎伥。
日月相蚀亏,列宿为参商。
自古有殂落,剧哉哀姚黄。
从臣去鼎湖,二妃沈江湘。
仓皇一抔土,十五零秋霜。
天运未可亿,天心未可量。
仲华复西京,崔损修中唐。
谁能寄此诗,雅颂同洋洋。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休寻折载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
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
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襟接袖。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
登天寿山一首
匹马千峰晓度关,相逢俱是紫宸班。帝宫阊阖开今日,天柱华夷见此山。万里鸿归沧海路,七陵龙护白云间。汉家原庙松楸古,夜夜西风吹佩环。
-
游嵩山十三首·其九·测影台
一片开元石,愈知天地中。今宵北窗梦,或可见周公。
-
游嵩山十三首·其八·五渡水
几时落东溪,曲折卧天汉。语似登山人,可饮不可盥。
-
游嵩山十三首·其二·太室
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
恭和太师台翁元旦诗四首·其二
东上红轮瑞色酣,平津领袖百官探。共祈圣寿无疆万,独亮天工不朽三。会际龙云频授简,欢同鱼水可纾谈。春风春日颁春酒,酒后诗成是孰堪。
-
天寿山·其一
燕山连紫塞,千里抱长安。北锁天关险,东襟渤澥寒。龙文犹五色,凤势必千盘。寂寞裬恩殿,孤臣掩泪看。
-
天寿山·其二
文皇当正脉,列圣绕中峰。地作诸华福,山为五岳宗。东西金殿起,左右宝城重。云气如宫阙,高高护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