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台应制
〔元〕
龙虎台(1)高秋意多,翠华(3)来日似鸾坡(4)。
龙虎台集中了大批文士应诏赋诗,帝驾就像唐德宗时的鸾坡一样。
天将山海为城堑(1),人倚云霞作绮罗(2)。
犹如天把高山渊海作为护城的壕沟,人以绚丽的云作为丝织衣物。
周穆(1)故惭黄竹赋(2),汉高空奏大风歌(3)。
周穆王目睹风寒雪冻中的百姓,有所愧悟而作《黄竹》诗,汉高祖衣锦还乡时,高唱《大风歌》。
两京巡省(1)非行幸(2),要使苍生乐至和(3)。
巡省两京决非逸乐出行,而是要使百姓安享极度幸福和平。
小提示:马祖常《龙虎台应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龙虎台应制》是元朝诗人马祖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记事,写明时间地点,交代御驾出行;颔联描写龙虎台的高峻,比况奇异,遐思高妙;颈联以历史上的两位帝王反衬元文宗,为诗中吹捧之语;尾联颂扬元文宗巡省两京决非逸乐出行,而是要使百姓安享幸福和平,点出作诗的意旨。全诗格调雄浑高亢,气势闳大,且开阖得法对仗工稳,得应制颂圣之正。
- 作品出处元诗别裁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歌]韵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龙虎台应制》此诗是一首应制诗。作于元文宗天历(1328—1329年)、至顺(1330—1331年)年间。元时往来上都,每驻于龙虎台。《元史·马祖常传》记载:“文宗尝驻跸龙虎台,祖常应制赋诗,尤被叹赏,谓中原硕儒唯祖常云。”
相关诗词
-
南屏逢沈李二生谈道因约余游天台口号戏赠
越国奇男子,吴中伟丈夫。游心出蓬艾,把臂入菰芦。龙虎蟠金鼎,鸳鸯语玉壶。天台八万丈,指点向虚无。
-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应制
...可扪。端信奇工通造化,岂比优人能幻假。丹青漫数顾虎头,盘礴解衣催客写。此时帝御钧天台,紫垣两两明三台。尚方饮器万金宝,古玉未足誇云雷。帝傍侍女云华品,玉立仙标及时韵。四音促柱泛笙箫,应有翔鸾落千仞。龙瓶泻酒如流泉,御厨络绎纷珍鲜。榻边争欲供天笑,快...
-
春日游金陵牛首山寺漫拟龙门应制之作
...。明月玲珑菡萏塔,青山窈窕芙蓉城。明月青山恒若此,金仙绣佛同终始。龙藏岧峣七宝台,麒麟鹦鹉献花来。纤埃除埽空门净,日月照耀中天开。霓旌披拂云旗展,万乘辉煌曾驻辇。金陵定鼎卜千年,虎踞龙蟠此后先。五岳区中谁王气,三山海底孰神仙。秖遏北平戎似雨,故遗白...
-
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资一捧腹·其十
龙虎山中薛玄子,璚林筑台诗亦工。应接菌山聊尔耳,非关千里事同风。
-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种田生白玉,泥灶...
-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