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赠日本僧智藏》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智藏乘舟漂流万里,远涉重洋来到中华;颔联写智藏高深的佛法修为和与物同体的大悲精神;颈联写大师的修行境界,对于自我与国土都不再执着;尾联称赞了僧人的“雄猛”。全诗运用大量佛学典故,语言含蓄,结构谨严,感情真挚。
- 作品出处刘梦得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来中国求法的日本僧人智藏的。诗人的一生,可谓与佛教有缘。早年他随父寓居嘉兴,拜江南著名诗僧皎然和灵澈为师,初步受到佛学的启蒙和熏陶,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为人为诗都影响深远。《笺证》按云:“此诗虽无时地可考,据编诗之次第及诗中遍礼名山一语,似是作者在连州时作。”而此诗又编于连州之《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海阳湖别浩初师》诸作中间,其作于连州当无疑也。
相关诗词
-
《赠日本使者仓松敖》拼音版
晓日扶桑壮节旄,使臣修贡出词曹。殿班柳拂银蘤佩,海泊霜明赤冶刀。重译文章通上国,八荒珠玉会神皋。汉家月色春申浦,万里沧波去梦劳。
-
《题日本僧云山千里图》拼音版
天东日出天西入,万里虬鳞散原隰。日东之僧度海来,袖里江山云气湿。愿乘云气朝帝乡,大千世界观毫芒。却骑黄鹄过三岛,别后扶桑枝叶老。
-
《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东诗》拼音版
...赴海东。威仪易旧体,文字冠儒宗。留学幽微旨,云关护法崇。凌波无际碍,振锡路何穷。水宿鸣金磬,云行侍玉童。承恩见明主,偏沐僧家风。
-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拼音版
仍可万里来,可非衒其才。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
《赠日本内藤虎》拼音版
乾嘉世远风流尽,隔海欣来物茂卿。四部纵观登秘阁,三桑亲见过神京。他山有日资攻错,大地何年话太平?归路重烦讯罗隐,拂龟无限卜居情。
-
《为易太守题日本僧所作田庐图》拼音版
在昔寻仙闻祖龙,欲度弱水求瀛蓬。徐生楼船载男女,沧溟远汎将焉穷。海洲驻节不复返,至今有国扶桑东。君民举国奉夷教,诗书亦沾邹鲁风。圣人在御重柔远,梯航万里车书通。来宾重译贡方物,授馆致饩恩优隆。史臣笔底晓词翰,丹青绘事兼能工。始知文化洽殊俗,意匠彷佛荆关踪。礼曹郎官青琐客,溪藤数幅陈南宫。召之放笔恣挥洒,风景写出江南同。野桥百尺跨溪水,旗亭一簇依林丛。长途策蹇过行旅,隔岸骑牛来牧童。居民比屋事耕稼,郊原禾黍方芃芃。岂其经行写所见,家山想是劳形容。郎官出守分虎铜,携图谒我幽轩中。为言此画非所重,以出远人聊见崇。...
-
《桂岩赠日本净居月长老》拼音版
月中桂子飘岩幽,长成一树三千秋。秋风吹开枝上花,花所及处清香浮。月公本是管公裔,道誉之香塞天地。金粟如来梦幻身,不须更受菩提记。
-
《赠日本步兵大尉吉村长藏君》拼音版
君王恩重此身轻,号令初传第一声。斜出仁川据平壤,国旗耀日上严城。
-
《赠日本长冈护美三首·其三》拼音版
剑佩诗囊万里游,知君家世古诸侯。羞歌敕勒矜苍莽,爱写麻源凿险幽。对酒人怀鹦鹉赋,拂笺云带风麟洲。他年卧看扶桑日,犹忆江矶月满楼。
-
《杨伯翼赠日本刀歌》拼音版
杨郎手持一匣霜,赠我拂拭生寒芒。铅刀纷纷空满目,君与此皆锷鱼肠。南金换却东夷铁,上带倭奴髑髅血。血未曾消刃未平,皎若莲花浸秋月。灯前细看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