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巫山高》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此诗抒写游子怀乡思归,描写了一个身在异地、漂泊难归的游子,站在淮水边上遥望故乡的情景。前四句写临淮所见的自然景色,后八句写游子痛苦迷惘的心情和深沉的感慨。全诗平直写来,但形象鲜明,感情沉痛,作者把感情的抒发和景物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触景生情,使景物的描绘深化了作品的感情,形成了古朴真挚的风格。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巫山高》属“鼓吹曲辞”,作于汉代,是铙歌十八曲之一。这是一首游子怀归诗。陈本礼《汉诗统笺》认为是汉武帝时防守七国的戍卒因思归而作的,王先谦《汉铙歌释文笺正》认为是汉高祖时赛民思归的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相关诗词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不可步。湘水深,不可渡。水有汹涌澎湃之波,山有屈曲崎岖之路。我欲攀缘狼虎来,我欲徒涉蛟龙怒。相思不相见,沾裳泪如雨。巫山高,空自高。湘水深,空自深。舟车非所愿,但愿人一心。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高凝烟,十二碧簪寒插天。危岩绝壁已飞动,况复下压万丈之苍渊。波冲浪激作深井,虎眼彻底时一漩。长风澒涌发滟滪,恶色怒势因谁然。我欲截中流,虹梁莫得施?蜷。东西相远望不到,两目欲断心将穿。回看高唐庙下洒灵雨,遣我归意常翩翩。
-
《铙歌·其七·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自言高。江水深,自言深。勿复相思,君有他心。山以蔚蔚,水以汤汤。何用度之,石用梁。徘徊远望,泣下沾裳。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映巫峡,高高殊未穷。猿声不辨处,雨色讵分空。悬崖下桂月,深涧响松风。别有仙云起,时向楚王宫。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高望不极,叠巘连崖倚天碧。云里夫容十二峰,宛如神女晚妆浓。襄王已去今千载,行雨行云尚有踪。朝朝暮暮荒台下,几见行人时驻马。玉佩仙香杳不闻,空有神巫奏歌舞。路入枫林树色青,古祠飞雨乱苔生。相思何处愁魂断,木叶萧萧猿夜声。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巫峡深,峭壁耸春林。风岩朝蕊落,雾岭晚猿吟。云来足荐枕,雨过非感琴。仙姬将夜月,度影自浮沈。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高十二峰,连崖叠缡如游龙。当时阳台下神女,翠敛红销空处所。朝朝峡里望氛氲,可怜犹似作行云。相思已下沾裳泪,况复猿声不可闻。
-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其二》拼音版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水于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其巅冥冥不可见,崖岸斗绝悲猿猱。赤枫青栎生满谷,山鬼白日樵人遭。窈窕阳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云雨。以云为衣月为褚,乘光服暗无留阻。昆仑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莱多伴侣。块独守此嗟...
-
《巫山高》拼音版
巫山高,夹青天。一叶扁舟通石罅,数行客泪落哀猿。蜿蜒绵亘百馀里,瑶姬封此知何年。朝云暮雨相往旋,朝朝暮暮阳台前。楚王何事来入梦,词客因之空浪传。巫山之灵尚未泯,至今云雨已渺然。峡中流水向东去,猿声夜夜闻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