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作于1903年。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 作品出处秋瑾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满江红
- 创作年代1903年
创作背景
《满江红·小住京华》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相关诗词
-
《满江红·小院深深》拼音版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
《满江红·小驻碧油》拼音版
小驻碧油,公两载、重临初度。满全楚、袭人和气,拍天歌舞。波涌荆江流不断,地连巫峡山无数。指此山、此水诵公恩,难忘处。民有恨,来何暮。民有愿,归无遽。各相携卧断,衮衣归路。只恐九重劳梦寐,不容十国私霖雨。看便飞、丹诏日边来,朝天去。
-
《满江红·小队旌旗》拼音版
小队旌旗,又催送、元戎领客。政十顷、荷香微度,草烟横碧。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花作阵,舟为宅。敲羯鼓,鸣羌笛。渐夜凉风进,酒杯无力。遥想汉中鸡肋地,未应万里回金勒。看便随、飞诏下南州,朝京国。
-
《满江红·次杨提刑韵》拼音版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嗟我拙,才不武。惭我陋,文非古。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
《满江红·梁山谒谯国冼太夫人庙》拼音版
巾帼英雄,擅两世、忠贞威烈。想当日、锦幢宝幰,灵旂猎猎。铜鼓声传儋耳峒,银刀影冷骊龙穴。到而今,奇甸仰鸿慈,留旌节。千载后,钟豪杰。迎香火,平山贼。大功成告庙,雷轰电掣。都督非常谁早识,岭南奠定华夷悦。咄哉今,将帅畏寇雠,空咋舌。
-
《满江红·送友致仕》拼音版
归去来兮,有几个,生年满百。好寻取、陶家荒径,贺家故宅。一抹斜阳铺水靓,千重晚岫排云碧。料乡园、翠竹与黄花,还如昔。心早叹,为形役;更暮景,休虚掷。看候门稚子,欢歌笑拍。荣辱只今都不管,烟波且作逍遥客。更到时、戏采旧庭前,娱朝夕。
-
《满江红·衡岳词》拼音版
使节行秋,算天也、知公风力。长啸罢、烟云尽卷,□□□□。重九汉峰黄泛酒,五更泰岳□观日。问扬公、去后有谁□,□朝集。大华□,□□□。今古□,□陈迹。甚牛山□□,□□□□。□□□嫌□愒薄,高怀□□□□□。□□□、黄鹤□□□,□相识。
-
《满江红·浣花因赋》拼音版
锦里先生,草堂筑、浣花溪上。料饱看、阶前雀食,篱边渔网。跨鹄骑鲸归去后,桥西潭北留佳赏。况依然、一曲抱村流,江痕涨。鱼龙戏,相浩荡。禽鸟乐,增舒畅。更绮罗十里,棹歌来往。上坐英贤今李郭,邦人应作仙舟想。但□呼、落日未西时,船休放。
-
《满江红·八月十六日感事》拼音版
月墨星沉,英雄恨太行千叠。都付与晓鸡声里,为鸣悲咽。篝火几曾真王楚,扁舟何事忘逃越。问大江风雨许多潮,随烟灭。城下钓,清波冽。东门犬,惊尘歇。叹功名浑浚,剑花飞血。开国谁翻前史例,到头悔负封侯骨。望中原黯淡几龙蛇,堪愁绝。
-
《满江红·云门寺》拼音版
翠竹高梧,间几树、垂堤疏柳。最喜是、万峰深处,数椽如斗。白鹤冲开烟冥漠,清泉界断山前后。道名山、古尽是僧家,言非谬。松阴色,虚楼受。莺簧舌,闲窗奏。正绿浓庭院,小池清昼。一枕羲皇魂梦稳,风尘到处难回首。奈晚钟、催去入人寰,愁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