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 作品出处惜抱轩诗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1774年
创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登泰山记》这篇游记。
相关诗词
-
《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一》拼音版
春巡南国孤纡跸,按辔高山仰马头。可匹何曾吴岭见,既成乃复大江浮。便教一问峰兮谷,未许多劳里与州。清晓载登午言降,那因胜处恣耽留。
-
《登泰山作》拼音版
欲笑相如逢汉武,更非张说谀唐明。却因瞻彼岩岩象,便以畅兹坦坦情。或马或舆遵栈路,宜诗宜画入仙京。齐州九点烟中辨,益切忧怀保泰平。
-
《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拼音版
五岳之中宗首出,谁能昆脚与皆头。神传杜句真称独,象拟韩文信不浮。结揽圣情昭泰麓,照临民隐遍方州。继绳今日伊余责,敢不聪听一意留。
-
《登王陵台望泰山》拼音版
晓上台高处,遥看岱岳尊。霞光明日观,云气起天门。汉刻今何在,唐镵喜尚存。忆曾纵登览,胜事颇能论。
-
《登泰山》拼音版
青鞋踏破翠重重,晓上天门第一峰。静听泉声鸣涧底,遥看云气出封中。崖存唐代原刊颂,山有秦时旧种松。不惜乘风登旧观,闲披瑶草觅仙踪。
-
《登泰山三依皇祖诗韵·其一》拼音版
春月南巡限程迫,题诗兴寄碧岩头。设如两度皆空过,终觉一心太率浮。谒圣才辞曲阜县,登山遂至泰安州。乾坤普照天襟廓,景仰奎章万古留。
-
《登泰山作》拼音版
合云亭度栈萦纡,旬岁重教履巘途。昔日今时浑不隔,登封降禅总无须。傥来忧乐亦多矣,试问山川略异乎。昂首天门三万尺,到因步步积工夫。
-
《登泰山绝顶》拼音版
行行仰止旧劳人,重上丹崖拱北辰。雷动万方云作雨,山通大泽气先春。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沧松隔俗尘。喜近天颜瞻咫尺,初升海日见精神。
-
《登泰山绝顶》拼音版
五岳镇坤维,其东雄泰岱。岩岩一何高,屹立霄汉外。神灵所攸钟,秩祀宜万代。我来属深秋,登陟览胜槩。云开旭日升,峰峦新染黛。盘盘上涧谷,石磴豁复隘。凉飙起虚谷,飒飒响灵籁。两崖戢霜树,斓斑殊可爱。五松非秦封,亦...
-
《仲冬十一日雪后登泰山绝顶放歌》拼音版
泰山高高四千丈,拔地矗立青冥上。狂来直欲扪青冥,安得丹梯送吾往。天风卷地浮云开,碧霞幻出金银台。雪花皑皑塞岩谷,长啸乱踏琼瑶来。红门以上忽奇绝,峰峦黝赭镕寒铁。氤氲肤寸瀰山头,瞥眼云中一峰凸。秦松汉柏枝交横,奔湍飞瀑声相迎。耸身入云失云影,烟耶雾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