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贼平后上高相公》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女诗人薛涛。首联以自身体验“惊看”与“瞥见”,一惊一喜的心理体验表现动乱与平乱的局势。尾联对史事相关人物评价,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对臣、君的不同评价烘托治乱之功。从创作方法上看,由首联先悲后喜的自我体验,到尾联对君、臣的评价,都出神入化地运用了浑然天成的对比手法。既赞扬了英雄人物,又不落于谄媚之中。
- 作品出处洪度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年)冬,西川节度副使刘辟要求兼领三川,皇帝不允。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刘辟起兵包围梓州。皇帝命高崇文充左神策营节度使,率右神策、奉天、麟游诸镇兵马讨伐刘辟。高崇文连战连胜,刘辟不得己投岷江,被擒于波涛之中。九月蜀境平息,刘辟被押送长安伏法。十月,朝廷任命高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剑南四川凶度使。薛涛写此诗如实记载这段历史,颂扬了高崇文平乱的赫赫战功。
相关诗词
-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其四》拼音版
轻花洒洒凤凰枝,锦绣联篇百韵诗。羔酒千金歌吹乐,山城正属太平时。
-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其十》拼音版
击碎珊瑚五色枝,锦笺写就谪仙诗。公庭早起人初集,正似陶公布屑时。
-
《依韵和吴枢密上王相公同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拼音版
清晓陈经秘殿中,关睢首化属周公。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转螭头讲未终。述作虽寻前圣远,讨论犹待后贤通。汉廷无更矜他说,自有匡衡发帝聪。
-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其三》拼音版
冰帘高卷看琼枝,谁寄回文锦上诗。寝笑从容人未起,客中何似在家时。
-
《春王正月》拼音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
-
《奉寄平原颜太守》拼音版
...书在箧中。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始余梁宋间,甘与麋鹿同。散发对浮云,浩歌追钓翁。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群公。赋诗感知己,独立争愚蒙。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上将拓边西,薄才忝从...
-
《醉后赠张九旭》拼音版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
《徐记室谪钟离归后同登东丘亭》拼音版
同上高亭一赋诗,喜逢君是谪归时。不然此日登临处,应望天涯有远思。
-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拼音版
...逶迤动罗袜。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
-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拼音版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