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支]韵
- 创作年代明代
相关诗词
-
《胡长文给事挽诗·其一》拼音版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给事中。华国高文推大手,回天谠论罄孤忠。晨班玉笋人何在,夜赐金莲事已空。惆怅故园招隐地,唯馀猿鹤怨西风。
-
《李徵伯挽诗·其二》拼音版
忆昨听鹤亭,与君初接言。神交四千里,从此成弟昆。诵我避水书,意气蔼兰荪。十年事几变,俯仰犹旦昏。已矣萧朱心,伤哉复谁论。
-
《李参政挽诗·其三》拼音版
末路怀前辈,分符记旧临。吴兴惭薤本,宝婺仰棠阴。骥子尝倾盖,龙门亦整襟。无繇陪执绋,楚挽寄哀音。
-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其二》拼音版
当年棋酒漫追攀,幕府承平白昼閒。帅事却来兵革后,官身唯冗簿书间。壮怀日者论交旧,末路天乎与寿悭。风急浪高云黯淡,讣书新到落星湾。
-
《李处士挽诗》拼音版
忆吟诗句与君儿,曾说高宗涕自挥。两地兵休重富乐,百年家活共轻肥。多留萤火明书案,閒著渔蓑傍钓矶。身内巳无尘土僻,霜阡雪坞送将归。
-
《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其一》拼音版
总角承颜赖击蒙,后生因识古人风。忘情自到羲皇上,盛事多谈庆历中。双寿儿孙青若若,一门慈孝郁葱葱。吁嗟耆旧今何在,古木斜阳濑水空。
-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其三》拼音版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
《李参政挽诗·其二》拼音版
廊庙推良弼,屏藩纪吏师。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儿。风节萧长倩,诗篇杜拾遗。倏骑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
《吴郎中母挽诗》拼音版
独乘鹤驾去安之,俪美高堂彼一时。总角图诗多自授,荐筵蘋藻尚人知。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
-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时同刘副使在坐》拼音版
江流雾敛自晴川,江阁秋深况绮筵。幔卷微风添坐色,阶含溅水倍花鲜。当歌浪鼓蛟鼍夕,隔岸山摇竹树烟。李白刘桢应逸兴,时时能此共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