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三韵三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意旨隐晦。第二首诗以万斛船作喻,指出大才不可以小用;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在严武幕府任职,不堪拘束而辞职回归草堂,这组诗当是为幕府中所受屈辱而发,有人认为创作时间在永泰元年杜甫离蜀前夕。
对于这组诗的创作契机存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讽朝政之失。以黄鹤为代表:“此当是永泰元年作。时代宗信任元载、鱼朝恩,而士之变节者,争出其门。二人在广德、永泰间,其权特盛。详玩末章,其意显然矣。”(二)只是一般感讽,不必深究具体所指。以浦起龙为代表:“三篇乃古杂诗体,不得定为何时所作,亦不必强求其何所指切。”(三)主要赋幕中事。以黄生为代表:“三首与《莫相疑行》《赤霄行》,似皆在幕之作。”
杜甫作《三韵三篇》,最可能的原因是杜甫立春那天寄到幕府的诗惹祸了。本来,幕府中对他辞职事就有议论,严武感觉受伤没面子是人之常情,却没有料到还有更厉害的打击在后面,先是抱怨入幕不值,后是说“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于是府中“笑话”满天飞。这样的局面严武当然很难接受。再加上严武的周围有不少奉承拍马并且拨弄是非的人物, 他们对杜严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腐蚀与致命一击。这期间可能出现伤害杜甫尊严的事情,因此他创作这组只有自己才能解释清楚的谜语诗,以宣泄愤怒,安抚自己。
相关诗词
-
三韵三篇·其二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其二·碧波亭感事
华堂直北望云烟,劳远勤归此待贤。下榻喜逢徐稚至,登舟常羡李膺仙。知君将奉三年最,感旧曾歌一夜怜。红粉若能留客醉,不辞飞盏共陶然。
-
三韵三篇·其一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
三韵三篇·其三
青天青如石,众星粲光芒。牵牛望织女,厩驷驭王良。谁其挽弧矢,为我射天狼。
-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其二
...史宽大容歌呼。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穿岩度岭脚力健,未厌山水相萦纡。三百六十古精庐,出游无伴篮舆孤。作诗虽未造藩阈,破闷岂不贤摴蒱。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朅来湖上得佳句,从此不看营丘图。知君箧椟富有馀,莫惜锦绣偿菅蘧。穷多斗...
-
次韵尧卿兄诗酒中兴三首·其二
舟行诗酒两相牵,岂暇观书理废笺。金榼兴阑多半醉,锦囊才乱罕终篇。吟哦有味增闲适,酩酊忘形谢曲拳。年大此乡疑可老,宦涂羞鬻贾人鞭。
-
和景贤韵三首·其二
龙冈走笔和清篇,出示珠玑寄湛然。字古意新看不足,挑灯寒雨夜无眠。
-
谒陵承西涯翰长有诗相饯次韵五篇·其二·甲辰岁与子阳太史同行今十年矣感旧作
岁华忙迫似星邮,霜入吟髭不少留。三日倡酬曾满纸,十年离合几同游。方难却老思医扁,学易隳功感奕秋。佳话不知残暑退,清风能及故人不。
-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其二
东坡谪官未放回,桃花不系玄都栽。机牙爱触造物手,五见江雨肥江梅。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结伴登崔嵬。洼尊故事逢浪叟,鸟篆真迹追浯台。漂流长有北阙梦,邂逅果踏东华埃。玉堂夜直对同舍,金烛照座花成堆。帝觞雨露浇舌本,忽忆樊口倾山罍。联诗共刻醉眠处,至今宝气蟠岩隈。关西夫子独好事,掖垣行即吟苍苔。斯文突过元祐上,已觉万丈光芒开。临风吊客感赤壁,公瑾孟德俱彫摧。英雄割据亦儿戏,安用匕箸惊蚊雷。东坡羽化不复返,浪叟何日成归来。鹦鹉洲前旧时路,寒波荒苇令人哀。
-
三韵三篇·其三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