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远别离》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乐府诗,收录于《全唐诗》。这首诗通过娥皇、女英二妃和舜帝生离死别的故事,表现远别离的悲哀,并从故事中引出“尧幽囚”、“舜野死”的传说,说明人君失权的后果。“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全诗议论、抒情和情景描写穿插得妥帖自然,以娥皇女英事开头,又以其事作结,既保持了结构上的完整性,又令人领略了悲剧式的崇高之美,艺术手法与诗歌主旨并行不悖,体现了李诗行云流水的风格。
- 作品别称杂曲歌辞·远别离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3年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唐玄宗荒于朝政,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李白忧之,故借古题以讽时事,意在著明人君失权之戒。《远别离》此诗见于《河岳英灵集》,当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以前。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京都长安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大案。此案是由皇位的继承问题而引起的:宰相李林甫千方百计地企图阻止太子李亨继承帝位,有预谋地组织了一场对东宫近臣和亲友的大屠杀。以太子妃的兄长韦坚为首的一批朝臣遭到了杀身之祸,坐贬者达数十人。最后李林甫又恣意罗致,广泛株连。虽然太子想尽办法,勉强保住了储君的地位,但朝中大权旁落,政治更加黑暗,已经暗伏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兆。这次大狱,受株连的有几人是李白的挚友,即李邕、裴敦复、崔成甫。前两人惨遭杀害,崔成甫则被放逐到湘阴,最后死于沅湘。这激起了刚被排挤出长安的李白的无比愤怒,他对朝中权臣的专横跋扈深恶痛绝,忧国忧民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写下《远别离》此诗。
相关诗词
-
《远别离·其二》拼音版
远别离,秋胡妻,五年不见容颜非。学成无患富贵迟,吾宁采桑待君归。
-
《远别离·其一》拼音版
远别离,百里奚,西戎已伯君当归。人生莫忘贫贱知,至今令人思扊扅。
-
《远别离》拼音版
朔风起,鸿雁来。遥传苏武讯,直过李陵台。万里关山和月度,几行书字拂云开。群飞远浦凫鹥乱,阵落平沙鸥鹭猜。自是随阳向南去,非关避雪待春回。数声惊起闺中怨,夫在边头何日见。水长天远若为情,月下停砧泪如线。
-
《次韵陈叔易远别离三首·其一》拼音版
昼短宵未明,何朝妾觌君。泪滴九霄雨,愁凝千古云。凤藏丹霄晚,鸿遵沙碛远。楼迥眼波穷,轴折离魂断。安得葛陂龙,肉骨丹九转。
-
《远别离》拼音版
生长深闺里,何曾解别离。可怜今日去,况值春风时。弱柳维行舫,鸣莺恋旧枝。长亭千万里,相送日迟迟。
-
《远别离》拼音版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
《次韵周钦止送别》拼音版
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
《送张氏家姊至丹阳早别》拼音版
旷野凉气早,八月风已寒。遥云结层阴,白云被芳兰。彷徨步高隰,怵惕伤肺肝。奈何远别离,涕下若波澜。
-
《湖口子槃家春别归》拼音版
儿女还家我谪官,远行容易别离难。家分异舫方为别,泪满征衣不忍看。江汉烟波秋欲暮,湓湖风雨晓初寒。小孙最是关情处,顿足呼爷语更酸。
-
《别颖斋观察》拼音版
...置腹心,蒙敢吝微技。既鼓邯郸瑟,时下雍门泪。忘形到尔汝,礼岂为我辈!冬夜非不长,语多犹少寐。焦冥游溟渤,自此快心意。胡乃远别离,又向长安市。陈遵辖再投,徐稚榻几敝。世事苦牵促,一朝遂分袂。赠我橐中装,千金概然致。谆谆商出处,夷险问身世。强壮服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