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日酬王昭仪》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无声之场景写愁绪;颔联陈述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表达对宋室的追念;尾联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共五十六个字,多撷前人语词入诗,却能一如己出,凄切悲凉不稍减,含蕴丰富,有历史纵深感。
- 作品别称赠清惠
- 作品出处宋诗纪事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侵]韵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汪元量在宋末供奉内廷,即以琴艺事谢太后与王昭仪。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一同被虏入燕,历十余载,后汪元量乞为道士南归。被押北上和监居大都期间,汪、王二人“琴书相与无虚日”(王清惠《送水云归吴诗序》),多有诗歌唱和,《秋日酬王昭仪》此诗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奉酬夏仲寅秋日枉顾见贻之作》拼音版
早岁去城市,思为山泽游。茫茫宇宙间,俯视若云浮。飘摇风尘际,敛迹此林丘。古道日榛芜,怅然念东周。鸣鸟乃不闻,禾黍飒以秋。登高渺四望,谁为千载忧。客有从东来,盛年著芳猷。入林践枉顾,维舟成羁留。贻我丽藻篇,释我心烦愁。名谊良可尚,荣华安足求...
-
《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拼音版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闻寻周触士,知伴庾尚书。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野老能亲牧,高人念远渔。幽丛临古岸,轻叶度寒渠。暮色无狂蝶,秋华有嫩蔬。若为酬郢曲,从此愧璠玙。
-
《酬张少尹秋日凤翔西郊见寄》拼音版
鼎气孕河汾,英英济旧勋。刘生曾任侠,张率自能文。官佐征西府,名齐将上军。秋山遥出浦,野鹤暮离群。远恨边笳起,劳歌骑吏闻。废关人不到,荒戍日空曛。草木凉初变,阴晴景半分。叠蝉临积水,乱燕入过云。丽藻终思我,衰髯亦为君。闲吟寡和曲,庭叶渐纷纷。
-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拼音版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见寄》拼音版
秋日金华直,遥知玉佩清。九重门更肃,五色诏初成。槐落宫中影,鸿高苑外声。翻从魏阙下,江海寄幽情。
-
《满江红·次王昭仪驿壁韵》拼音版
长信宫中,留不住、一枝春色。何处觅、风台月榭,玉楼金阙。树底莺声和梦断,帘前燕翅迎风侧。恨红酣、绿醉也年年,今偏歇。红蜡尽,青蛾灭;隋堤柳,无人识。看胭脂泪落,玉壶凝血。青冢不生边地草,绿珠拚碎高楼月。愿千秋、留取驿中词,应无缺。
-
《泸沟桥王昭仪见寄回文次韵》拼音版
沟水泸边落木疏,旧家天远寄来书。秋风冷驿官行未,夜月虚窗客梦初。流雁断鸿飞旷野,舞鸾离鹤别穹庐。裘貂醉尽一樽酒,愁散方知独上车。
-
《秋日得王介甫书》拼音版
数亩池塘一小亭,从容书札户常扃。闲开松菊花三径,时贮蔘苓酒一瓶。望去春痕青到水,飞来凫羽白连汀。是谁日落吹长啸,犹有行人不忍听。
-
《左卫秋日候王杨二君不至》拼音版
关云看欲暝,离思我何如。野烧惊沙雁,霜风落塞榆。论文心正切,筹敌计犹疏。不醉今宵酒,空传前日书。
-
《秋日酬郑给舍·其二》拼音版
穷愁谁问楚狂生,得尔相看意气横。剑识雌雄风雨合,歌来慷慨鬼神惊。群峰翠抱空中阁,片月秋悬海上城。一自逃名栖谷口,吾徒敢负薜萝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