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酬王昭仪
〔元〕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1)泪痕深。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
黄金台隗(1)少知己,碧玉(2)调将空好音。
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1)故乡心。
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1)萧萧入短襟。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
小提示: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日酬王昭仪》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无声之场景写愁绪;颔联陈述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表达对宋室的追念;尾联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共五十六个字,多撷前人语词入诗,却能一如己出,凄切悲凉不稍减,含蕴丰富,有历史纵深感。
- 作品别称赠清惠
- 作品出处宋诗纪事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侵]韵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汪元量在宋末供奉内廷,即以琴艺事谢太后与王昭仪。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一同被虏入燕,历十余载,后汪元量乞为道士南归。被押北上和监居大都期间,汪、王二人“琴书相与无虚日”(王清惠《送水云归吴诗序》),多有诗歌唱和,《秋日酬王昭仪》此诗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秋日怀王专
菊花原上立,村落雨晴初。晚吹清群物,秋光澹太虚。空看新雁字,不得故人书。犹赖华亭鹤,林閒伴索居。
-
秋日赠王中舍诗
秦关望吴苑,渭涘去江汶。天汉星躔绝,山川地角分。百年变朝市,千里异风云。双鸳难可赠,别鹤不相闻。忽值从游士,玳簪光素履。欢言悦郑郊,雪泣悲燕市。契阔论谈笑,殷勤访生死。思君在一方,无由同四美。尺素乃云披,投琼慰久离。云开缛锦散,霞照绿缇披。相思叹河广,相望阻天垂。赠言方杜若,握手代萱枝。伊昔风期早,金兰信为宝。去来金马门,留连斗鸡道。鹫岭访三禅,商山追四皓。胜地俱游息,披文递论讨。虚薄忝官联,乔木遂同迁。濯缨升博望,阔步入祟贤。高轩照流水,长剑耸秋莲。南风忽不竞,东海遂成田。喧喧狭斜路,隐隐平陵树。凤阙暧西...
-
满江红·和王昭仪
白雁南飞,摇落尽、汉宫秋色。笳吹起、霓裳声断,绛河仙阙。翡翠巢空金殿里,鸳鸯瓦碎瑶台侧。忆春风、拂槛露华浓,都销歇。尘黯淡,灯明灭;蛩语似,支离说。怨琵琶空抱,杜鹃啼血。戍柝惊回鸡帐梦,玉容羞照龙沙月。莫悲伤、环子系罗衣,君恩缺。
-
秋日天王寺访杨伯翼不遇
寒林十里听秋声,踏入寒莎路几层。云堕松梢邀过客,霜酣枫叶卧高僧。溪舟兴尽怜空返,邻酒呼来醉未能。落日满山归去急,何时挥麈共禅灯。
-
秋日饮王计部拟兰亭次韵二首·其二
池亭当胜所,烟淡更宜秋。勾注千峰出,滹沱几?流。酒因愁易醉,艺以老难游。不是同乡井,谁能尽日留。
-
秋日寄王嘉靖
渔阳秋色动关河,辽右天晴一雁过。白社高人浑懒慢,青毡学士久蹉跎。西风对酒砧声切,良夜调琴月影多。珍重远书劳问讯,相思千里奈情何。
-
秋日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次韵赋别二首·其二
秋水遥看一色天,星轺迢递驻黄湾。探奇静揽亭中胜,问俗閒巡岭外山。银海已澄舒素练,金光初浴映酡颜。凭高忽起瞻云思,飞向武陵九曲间。
-
早秋日游王比部园亭
摩诘城南第,名园枕曲流。竹林堪避暑,梧院早知秋。扫径苔痕破,开帘树影浮。兰樽同笑语,竟日此淹留。
-
秋日酬郑给舍·其一
海上风涛把钓竿,科头懒著竹皮冠。蛾眉此日空题扇,猿臂何人为筑坛。天地百年孤愤在,关山一曲太行难。布衣掩骭秋无恙,谁罄平原十日欢。
-
秋日同王显父赵子野何庄叟泛湖赵紫芝继至分韵得秋字
雨馀湖更爽,载酒共清游。天净倒涵水,峰高争献秋。风烟入吟笔,箫鼓自邻舟。堤上诗人过,相邀便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