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北山(1)白云里,隐者(2)自怡悦。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相望(1)试(2)登高,心随雁飞灭(3)。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因薄暮(1)起,兴是清秋(2)发。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时见归村人(1),沙行(2)渡头(3)歇。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1)。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像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何当(1)载酒来,共醉重阳节(2)。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小提示: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 作品别称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创作背景
《秋登兰山寄张五》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相关诗词
-
寄京师吴养浩修撰薛玄卿法师兼怀张仲举右谒因寄·其三
十年京国总忘忧,诗酒风流共贵游。溪月夜游鳷鹊观,滦云晓湿鹔鹴裘。书来慰我临池上,秋去思君到水头。更忆何人张仲举,于今江海为谁留。
-
寄京师吴养浩修撰薛玄卿法师兼怀张仲举右谒因寄·其二
风起春城散客忧,玉京台殿忆同游。云开万象森丹阙,金织双龙盘翠裘。此日听鸡趋禁籞,何年骑鹤过山头。从君试觅王乔术,学化仙凫任去留。
-
寄京师吴养浩修撰薛玄卿法师兼怀张仲举右谒因寄·其一
百壶美酒那消忧,数卷道书天与游。既雨秋城苦泥淖,未寒病骨思衣裘。看我目光牛背上,忆君佩声凤池头。情知契阔宁复语,白鹄斯举不可留。
-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作触藩羊。箸力频驰骛,功名几慨慷。不嫌成晚合,深幸际时康。邂逅因斯会,暌违又一方。匆匆把别袂,眷眷赋河梁。鸿雁清秋日,蒹葭昨夜霜。关山凝朔气,星斗丽寒芒。疾病家多难,归休岁亦阳。苦心甘寂寞,短发任苍浪。漏屋愁荷盖,尘衣惜蕙纕。杜陵非固懒,贺监岂...
-
长至后一日小集张氏小轩留题
金殿当头是广寒,阑干高倚五云端。山衔落照虹光阔,海蹙长冰玉气乾。仙客上升惟控鲤,月娥来舞每乘鸾。更须载酒春晴日,万里风烟快一看。
-
踏莎行·秋入云山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其七·蓼步
扁舟横薄莫,渺渺蓼知秋。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
-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馀。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锄。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
重九日与宾佐登龙山
晓风猎猎笛横秋,泽国名山九日游。万里烟云归老眼,千年形势接中州。丘原到处堪怀古,萸菊随时岂解愁。此日此心谁共领,朝宗江汉自东流。
-
九日登千山观
清晨领客上巉岩,野路衣襟湿翠岚。九日开樽仍绝景,西风攲帽且高谈。地形盘薄一都会,山色周遭万玉簪。却指飞鸿烟漠漠,故园茱菊老江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