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怨歌行》是西汉女诗人班婕妤所作的一首宫怨诗。诗人以团扇自喻,借团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失宠妇女的痛苦心情。旧时代有许多女子处于被玩弄的地位,她们的命运决定于男子的好恶,随时可被抛弃,正和扇子差不多。
诗歌以团扇自喻,借团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失宠妇女的痛苦心情。诗作旧作班婕妤诗,或颜延之诗, 皆误。据《文选》李善注引《歌录》作无名氏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
全诗语言清新秀美,构思巧妙,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含意隽咏,耐人寻味。
- 作品出处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体
- 创作年代西汉
创作背景
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班氏被选入宫,有文采,受汉成帝宠信,被封婕妤。后来,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入宫受宠后,十分嫉妒班婕妤在汉成帝心目中的地位,便设计陷害班婕妤。班婕妤从此不受汉成帝的宠幸,为防有生命危险,班婕妤恳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在漫长而寂寞的冷宫生活中,班婕妤的心灵无法得到慰藉,于是便作《怨歌行》以感伤自己的身世。
相关诗词
-
怨歌行
怨歌复怨歌,怨歌声如何。妾自少小日,遍身穿绮罗。妙选归掖庭,君王恩爱多。晨妆对明镜,黛眉扫青螺。春去秋又来,光阴容易过。譬彼桃李花,不久辞枝柯。行云断遗迹,逝水无回波。前欢竟难续,抆泪弹云和。
-
怨歌行
怨违情有悲,欢聚理无欺。欢怨非中则,感离难重持。才见春华交,倏巳晨露滋。秋风吹罗袂,团扇不复施。团扇与罗袂,用舍各有时。炎寒启迭运,超旷多远期。勿徒叹捐弃,恩爱倘中移。
-
班媫妤世传怨歌行为班媫妤所作盖出于后人拟议为之且秋风团扇亦惟任时耳夫何怨之有乃作是诗以反之
并刀裂齐纨,制为素扇团。本以禦炎暑,匪为障轻寒。资用既有时,弃置应所安。辞辇夙励志,专房岂固欢。秋风不敢怨,君过非小弁。
-
怨歌行
丈夫好弓剑,行坐说金吾。喜闻有行役,结束不待车。官田赠倡妇,留妾侍舅姑。舅姑皆已死,庭花半是芜。中妹寻适人,生女亦嫁夫。何曾寄消息,他处却有书。严风厉中野,女子心易孤。贫贱又相负,封侯意何如。
-
怨歌行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
怨歌行
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沈。裁纨悽断曲,织素别离心。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香销翠羽帐,弦断凤皇琴。镜前红粉歇,阶上绿苔侵。谁言掩歌扇,翻作白头吟。
-
怨歌行
借君手中板,为君歌一辞。辞中宛转君不晓,为君说尽长相思。轻霜夜度吴城暖,枫叶芦花秋意晚。万里春随驿使归,十年梦逐佳人远。当时笑语似儿剧,象床玉手无消息。古岸风江千里船,咫尺春愁那得怜。君不见信陵门下客,侯嬴不用今头白。
-
怨歌行二首·其一
膏沐徒为理,长宵恨有馀。罗衣新染泪,明月怨离居。
-
怨歌行
高台风萧萧,下泽波湛湛。春草绿已萎,游子岁月深。驾言御松舟,写我繁忧襟。昔来睢鸠鸣,今已蟋蟀吟。遨游将安归,弭棹回塘阴。胡马嘶陇首,塞鸿翔汉南。我欲往从之,江永思难任。伫立睇川涂,一寄瑶华音。行行采兰苕,聊以纾我心。
-
怨歌行
黄牛将犊鸡将雏,辛苦不异汝与吾。一朝雏犊背母死,洒泪空成草头水。梁间紫燕轻复斜,谁歌乌衣野草花。纺砖尚有未完线,绣帖犹藏旧镂纱。吁嗟吾儿不还家,城南愁杀双慈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