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书
〔宋〕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
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
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耶?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上人书》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书信,讨论了文和辞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章把文和辞分开来讲,文指作文的本意,辞指篇章之美。作者的本意在于明道,而所谓道,则是可以施之于实用的经世之学。既然文以实用为主,因此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作者明确指出必须重视内容。王安石认为古文家虽然夸谈文以明道,但其真实的的心得,则在文不在道。全文开门见山,简洁刚劲,说理透彻,语言精炼。
- 作品出处临川先生文集
- 文学体裁书信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上人书》这篇文章是王安石呈给某人的书信。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王安石有《上张太博书》,云“谨书所为原、说、志、序、书词凡十篇献左右”。《临川先生文集》中,此篇列《上张太博书》之后,云“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可见当为早年之作;又云“书杂文十篇献左右”,疑与《上张太博书》作于相近的时间里。
相关诗词
-
冬日淮上别文上人
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随北雁,迢遰向南天。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勉强冠裳四十馀,同官早岁亦山居。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家住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
得瑞金晖评上人书因以酬之
野寺三秋别,缄书一度收。青开今日眼,白尽昔年头。高义嗟难得,劳生苦远游。新亭名六以,真妄复何求。
-
闲居书事寄逸人平上人
雨驱寒藓入衡门,颜子箪瓢近水濆。静话忽容幽鸟听,好诗长忌俗人闻。半帘松影和秋卷,一槛棋声与竹分。野客有情僧有意,相思时望过溪云。
-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
...风景江淮各异殊。记东坡赋就,纱笼素壁,西山句好,帘卷晴珠。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载后车。挥毫罢,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
-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
钱穆甫杨康功使高丽还为中书舍人书此为寄
天子边人二使星,沧波一笑已扬舲。大明照海阳乌近,黑雾迎潮水怪腥。北貊左肩输策略,西垣右掖付仪刑。授诗三百成专对,更看黄麻似六经。
-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赠质上人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
报任安书
...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