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吴门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孙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乡间之时。第二首诗着力渲染山林风光的天然幽趣,反映了作者对桃花源式世界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山林美景的点染,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写得萧散疏朗,富有情趣。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元]韵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吴门道中二首》这两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归隐期间。孙觌在宋高宗朝曾仕至户部尚书,晚年“归隐太湖二十余年”(吴之振《孙觌鸿庆集钞序》)。吴门素称江南富庶之区,风光也很优美。孙觌早年谄附权奸,“当时已人人鄙之”(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晚年被罢斥,退居乡间。他感到自己飞黄腾达已经无望,便索然徜徉林下,到处寻幽览胜,悠游度日,注目于水边茅屋和渡口烟雨,怡情于炊烟、人家、鸟声、藤萝等幽静景观。这两首诗就是作于这种心境之下。
相关诗词
-
《稽山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禹陵草木初沾露,谢墅人家已闭门。八十年间几来往,痴顽不料至今存。
-
《安仁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贪程多卒卒,失睡每昏昏。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何时有馀俸,小筑占云根。
-
《南华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骑吏欢呼不要嗔,二千里外北归人。殷勤自掬曹溪水,净洗先生面上尘。
-
《鹅湖道中二首 其二》拼音版
人间那有万株松,莫道名山都未逢。自拄枯藜行不倦,更听斋后几声钟。
-
《旧县道中二首 其二》拼音版
绿树依平岸,平波映绿芜。中分虽有路,四极却成湖。艇子时三两,渔村定有无。谁其为题作,东野觅诗图。
-
《蕲水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绿野新晴风日凉,肩舆细路转重冈。桥边野水侵官道,旋唤渔舟渡夕阳。
-
《象州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竹屋茅檐三四家,土风渐觉异中华。碧榕枝弱还生柱,红荔春深已着花。社燕不巢南候别,塞鸿无信北音赊。海山此去犹千里,会见安期枣似瓜。
-
《富阳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一带江流两岸山,玉花珠髻满云鬟。一声鸣橹俱回首,小杜舟中醉眼看。
-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学非经世具,所贵自知明。仁义有不然,失时悲战泓。一生屐几量,况欲俟河清。动与道弥远,静于理逾精。君能问舍往,吾亦卖刀行。
-
《曹州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驱马上高原,秋风吹客衣。感时有所怀,送目鸿雁飞。羸僮惑岐道,日暮相际稀。愧彼倦翔鸟,知还良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