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宫人入道,“不自由”奠定全诗情感基调;颈联、颔联着力描写宫人的寂寥孤独,尾联以宫人情爱无遗恨来反衬他们悲惨的一生。诗歌以充满同情的态度描写宫人入道后寂寥孤孑、失去青春欢乐的生活,揭示了道教清规对人的自由、爱情的束缚。思想倾向比较进步。诗歌善用典,内容深刻,结构严谨。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三年(838年)六月丁未朔:“辛酉,出宫人四百八十,送两街寺观安置。”皇帝放宫人出宫在李商隐时代数见,开成三年这次放宫人人数多,规模大,诗人正在长安、泾原一带,故《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此诗很可能作于此时。其时,韩琮正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当先有《送宫人入道》之作,而李商隐和之。
相关诗词
-
《赋得宫人入道二首·其二》拼音版
自乞天恩下玉墀,宫中女伴镇相思。羞题红叶传尘世,愿守丹垆事本师。垂手只携禳斗诀,点唇初习步虚词。此生无复昭阳㝱,犹为君王夜祝釐。
-
《宫人入道》拼音版
卸却宫妆锦绣衣,黄冠素服制相宜。锡名近奉君王旨,佩箓新参老氏师。白昼无情趋玉陛,清宵有梦步瑶池。绿鬟女伴含愁别,释尽当年妒宠私。
-
《送宫人入道》拼音版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诗》拼音版
...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衣裁合欢褶,文作鸳鸯连。缝用双针缕,絮是八蚕绵。香和丽丘蜜,麝吐中台烟。已入琉璃帐,兼杂太华毡。且共雕炉暖,非同团扇捐。更恐从军别,空床徒自怜。
-
《宫人入道·其四》拼音版
蚤时曾侍御屏东,上苑新花赐晚红。不信仙人乘鹤去,绝无馀梦入宫中。
-
《宫人入道·其二》拼音版
平明西院尽门开,敕赐宫人送别台。粉黛一时皆出送,众中香引玉冠来。
-
《宫人入道·其三》拼音版
昨宵初学颂金经,围匝多人白玉屏。不觉旧腔时露出,急敲声磬盖人听。
-
《宫人入道·其一》拼音版
蚤抛铅粉卸胭脂,珍重威仪步较迟。金殿正辞方宠日,玉颜人惜未衰时。
-
《宫人入道和唐人》拼音版
听断昭阳鼓吹声,道家衣向御前更。已抛团扇三秋怨,却胜琵琶万里行。留锦只谋装秘笈,买丝还拟绣飞琼。天家异日赍香使,白发宫奴记旧名。
-
《送宫人入道》拼音版
才服黄冠换舞裳,朦胧何处辨昭阳。朝迎神女闻瑶佩,夕向元君受玉章。颜驻不缘云母液,丹成无藉郁金香。林间鹦鹉曾相识,犹说当年侍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