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唐〕
星使(1)追还不自由,双童(2)捧上绿琼辀(3)。
本是天使下凡又重返仙宫,可惜来去全不由她自主,一对金童玉女把她迎上了绿霞琼舟。
九枝灯(1)下朝金殿,三素云(2)中侍玉楼。
从此只能在九枝灯下朝拜道宫的金殿,日日凝望天上变幻的云霞,空守着凄冷的玉楼。
凤女(1)颠狂成久别,月娥(2)孀独(3)好同游。
像颠狂的风女弄玉,永远告别了尘世人间,只有与那月宫中的孤独嫦城,在茫茫云间结伴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1),埋骨成灰恨未休。
如果说过去,她真正爱过韩公子,那么这绵绵长恨即便烧骨成灰也难休。
小提示:李商隐《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宫人入道,“不自由”奠定全诗情感基调;颈联、颔联着力描写宫人的寂寥孤独,尾联以宫人情爱无遗恨来反衬他们悲惨的一生。诗歌以充满同情的态度描写宫人入道后寂寥孤孑、失去青春欢乐的生活,揭示了道教清规对人的自由、爱情的束缚。思想倾向比较进步。诗歌善用典,内容深刻,结构严谨。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尤韵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三年(838年)六月丁未朔:“辛酉,出宫人四百八十,送两街寺观安置。”皇帝放宫人出宫在李商隐时代数见,开成三年这次放宫人人数多,规模大,诗人正在长安、泾原一带,故《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此诗很可能作于此时。其时,韩琮正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当先有《送宫人入道》之作,而李商隐和之。
相关诗词
-
宫人入道
...,愿请瑶池弄瑶草。吸露餐霞学驻颜,青蛾皓齿年年好。珠帘绣箔锦云绦,侧想钧天奏玉璈。暗解同心鸳帐结,竟随玄圃凤群翱。凤翱飞入碧云里,可怜呜咽宫前水。宫水东流竟不还,玉阶琪树空连理。殷勤再拜嘱宫官,好向宫中奉御欢。异日丹成升碧落,尚迎金跸共骖鸾。
-
宫人入道次韦苏州韵
落尽桃花色巳衰,内家红绿遍前墀。翻经几意能成道,览镜当年悔画眉。紫府疏钟人静夜,珠庭香几梦醒时。云和不信人间曲,青鸟翩翩发正垂。
-
拟唐人送宫人入道诗·其一
金屋蹉跎雪满颠,官家有诏许求仙。夜眠不作湘云梦,晓讽应忘璧月篇。好共采鸾游漭沆,休教飞燕妒婵娟。碧桃花底吹笙处,犹似承恩侍御筵。
-
宫人入道
曾住花前七宝台,守宫玉臂映苍苔。香消粉㡠晨奁废,凉入镫幢夜雨哀。鹊镜化为春月白,凤裙留作野花开。辟寒金在啼痕尽,却伴东华采药来。
-
送宫人入道·其二
大家有旨许求仙,便着霓衣下九天。碧落早知骑鹤路,青春悔度种花年。已教水月澄心镜,无复香云绾鬓蝉。昨日麻姑来问信,又言沧海变成田。
-
送宫人入道
净洗红妆翠黛残,承恩却向太清坛。罗襦已解明珠佩,宝髻新簪碧玉冠。昼永閒依松下鹤,春深犹梦镜中鸾。碧云凉月秋衾冷,还似昭阳独寝寒。
-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
送僧人入石霜
举世祗堪吁,空知与道俱。
-
送友人入关
此去青云莫更疑,出人才行足人知。况当朝野搜贤日,正是孤寒取士时。仙岛烟霞通鹤信,早春雷雨与龙期。我今不得同君去,两鬓霜欺桂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