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

黄庭坚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青松生长在幽涧深壑之中,但十里外都能听到风吹动它的声音。

上有百尺丝(1),下有千岁苓。

在它上面绕有百余尺长的菟丝,在它下面匍匐着千年的老茯苓。

自性(1)(2)久要,为人制颓龄。

据茯苓的本性,能与松树做长久的朋友,为人类却老延年。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菟丝虽是小草,也有远大的志向,能跟松树生死相依。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古时的名医医和已不在世上,那就先深扎下根来,坚固本蒂吧!

人言可医国,何用太早计。

人言可以治理国家,又何必打算太早,要求过急呢。

小大材(1)则殊,气味固相似。

小草和大树,材能是有不同的但它们的品格和情调却很相似。

小提示:黄庭坚《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诗五言排律,第二首诗以涧松喻苏轼,谓其虽大才而不得其用,却声名远播;又以菟丝自喻,希望自己能与青松长久相依。这两首诗皆用比体。

创作背景

元丰元年(1078),黄庭坚任北京国子监教授时,写了一封信给正在徐州的苏轼,并附上古诗二首,表示自已的倾慕之情,苏轼也和了诗,两位诗人从此相交,终生不渝。苏轼早年政治上偏于保守,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屡遭贬斥,历任杭州、密州、徐州等处的地方官,较关心人民的疾苦,做官时也做了一些好事。苏轼是宋诗革新的主将,他的诗内容比较充实,想象力丰富,豪放自然,艺术形式变化多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后人比之为宋代的李白。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