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子瞻·其二
〔宋〕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
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
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
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
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
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
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
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
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
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
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赠子瞻·其三
昔者益州牧,意欲见杜微。不能以身往,使人舆致之。虽用为谏议,待士礼已非。而况君房辈,端坐呼子陵。子陵胸中气,直与青云平。岂肯为人屈,彼亦徒骄矜。孰如扬州牧,自处逊与恭。德不矜其盛,事不矜其功。南郭已三顾,迂身为衰翁。以手书所问,视面叹厥容。移时能立语,避乘乃鞠躬。不知古之人,几人能如公。
-
赠子瞻·其一
翰林主人其姓苏,左臂不任十上书。几年乞得江与湖,吴中父老争欢呼。玉堂金户不肯居,肯来南郭寻樵夫。樵夫所识山与水,除此如何论奇伟。八月十五钱塘江,海门山下潮头起”。
-
初六日过尹家再和西轩韵赠子文·其二
家学流风懿,成才世自豪。出群能秀发,何独类贤髦。紬绎遗编富,规模古训高。青青秋桂子,馀事等毫毛。
-
五子咏·其二·徐徵君巨源·世溥
尺素书频至,南州徐子情。书中论风雅,古乐扬咸韺。行年及四十,出处定平生。草堂今安否,青天空月明。
-
三子赠答诗·其二
万古众仙父,卓哉何巍巍。是辟长男宫,出震凌晨曦。烛龙衔焜曜,扶桑挺葳蕤。下顾世民子,劳劳会瑶池。伯阳度函关,紫气恒相随。吾祖事皇汉,长与桃实期。至道存玄言,馀用乃滑稽。积小以高大,冲虚何所疑。
-
帝京篇四首赠钟中书子勤·其二
曙阙严钟启,宵衣促漏催。云移宫扇彻,风度御香来。剑履群公侍,簪裾万国陪。小臣瞻盛美,稽首颂康哉。
-
衡山和李子长见怀欲过江门·其二
秋来风月不开怀,暮绕朱陵百丈崖。青玉拂开坛上舞,紫鸾抟入手中来。野心云水潜孤笑,老眼乾坤病一开。谁道李家无子弟,紫冥句在不堪裁。
-
有赠四首·其二
矜严时已逗风情,五字诗中目乍成。折齿幽人犹有我,扫眉才子更无卿。当筵心借调琴语,入户行防触瑟声。何事胆娘偏小胆,略闻鹦鹉便心惊。
-
五子诗·其二·李郎中攀龙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
题竹赠蹇布政复任归湖广·其二
挺特平生冰檗操,自从宪府陟藩翰。临岐更赠琅玕玉,相对清风到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