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少年游·草》是南宋词人高观国的词作,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这首词的上阕虚写梦境,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可惜只是一场幻境,美人的踪迹被无边的芳草隔断了。下阙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仍是从草字生发,通过绿色罗裙这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未三句,“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以“烟雨”结笔,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
- 作品出处竹屋痴语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少年游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南宋后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样严重、尖锐。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符离一战以后,金朝因内部政变,无力南进,南宋习于偏安,当然更无雄心北伐。双方维持和平的局面经历了几十年之久。有时也发生小规模的战争,但对全局牵动不大。南宋统治阶级拼命压榨人民,以供挥霍及向金朝进贡,利用官职和金钱来麻醉没有雄心壮志的知识分子,一种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的风气影响到文学,逃避现实、雕琢词藻的形式主义的作品一天天多起来。有些人躲进书丛,寻章摘句;有些人讲究乐律,陶醉于自然景物,不问政治;有些人只着眼于个人的离愁别恨,发泄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少年游·草》此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所写出的抒发离愁别恨之作。
相关诗词
-
《少年游·春感寄静仪姊》拼音版
放下帘栊,添将香片,小榻枕书眠。一阵轻阴,数声微雨,做弄送春天。评花斗草春多事,最负是今年。半为怀人,半缘忆事,愁病不堪兼。
-
《少年游·东风无力扬轻丝》拼音版
东风无力扬轻丝。芳草雨余姿。浅绿还池,轻黄归柳,老去愿春迟。栏干凭暖慵回首,闲把小花枝。怯酒情怀,恼人天气,消瘦有谁知。
-
《少年游·昆明无复汉时功》拼音版
昆明无复汉时功。多难杜陵同。太史周南,庾郎关内,文字老来工。南望凤阳歌舞地,寂寞老王通。绛守园池,朱家陵墓,芳草夕阳中。
-
《少年游》拼音版
轻风薰细草,寒夜暮春时。玉勒紫骝马,罗衣白面儿。骄行杨柳陌,喜折杏花枝。归向青楼饮,阑珊斗柄移。
-
《少年游·春恨》拼音版
一阶新草碧痕轻。紫幔怯风铃。粉妆玉靥,为谁销灭,空自拨琴筝。几回梦里寻芳讯,花底忆生平。半醒梨云,朱帘静俏,独听画眉声。
-
《少年游·寄项嵋雪》拼音版
禾兴溪上草连天,不见翠楼烟。黑头潘令,满襟离怨,赢得唾珠圆。送归野艇无多日,皓魄已初弦。春信将阑,可能相就,开榼海棠前。
-
《少年游·宫词拟梅溪》拼音版
八蚕吴锦七丝罗。宫样费金梭。织就鸳鸯,剪成胸袜,裹得愁多。玉壶碧洒东风草,红满洗心坡。恨守羊车,梦随鱼辇,别院闻歌。
-
《少年游·沙暄野润》拼音版
沙暄野润,柳眉花眼,并作十分春。翠袖飘香,红裙映日,陌上看如云。不晴不雨,乍寒乍暖,芳草藉花裀。人醉玉楼,马嘶金埒,薄暮转城闉。
-
《少年游·和清真》拼音版
千林赭墨写秋山。风急雁声寒。漠漠轻阴,断阡荒草,尽日倚楼看。前春柳絮飞如雪,于此送征鞍。拂面旌旗,报时钟鼓,魂梦忆长安。
-
《少年游·拟白石》拼音版
流红一片溯宫沟。春事已成休。约鬓钗鸾,随身筝雁,同上十三楼。离痕又入青青草,何处滞行舟。桃叶新阴,梨花幽梦,都付两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