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此诗为李白《清平调》组诗的第一首,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 作品别称清平调词三首·其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本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清平调三首·其二
帘外宫娥舞袖来。霓旌双引出蓬莱。一泓仙掌金茎露,分赐群臣七宝杯。
-
清平调词三首·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其三
宠诏封泥第一枝,赐袍帘外拜恩时。春风律应清平调,夜雨香留绝妙词。天上有机遥织谱,河阳无影望连漪。金罍玉瓒须携醉,任是蜂狂总未知。
-
鄢大善胡琴归宜春求题·其二
上国春风马上郎,花间弦索断人肠。愿留一曲清平调,别有知音在太常。
-
春日漫兴十二首·其十一
魏紫姚黄何似春,玉环飞燕定前身。谪仙解赋清平调,不道宫中妒杀人。
-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其一
写影入明镜,移之尺纸间。明镜无遁形,难得山真颜。而况尺幅纸,欲写四面山。山中有吾庐,更有山中田。尝脔知大烹,见羽知吉光。但写一角山,吾庐山之阳。溪泉何汤汤!树石何苍苍!山尽补以云,中有无尽藏。
-
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 其一
藏山有良玉,潜渊有明珠。宝气露光彩,见者讵肯遗。贤士抱良贵,又与珠玉殊。方其未达时,眇然一布韦。时来取通显,乘轩而执圭。鹤书出阊阖,嗣圣清明初。弹冠今汇征,骎骎上天衢。显亲与事君,忠孝当无亏。
-
舟行到𦭵莪和清老韵·其一
沙尾维舟傍水杨,主人延我坐中堂。山焦石裂方亭午,借得微风一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