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桃花源
〔明〕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馀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馀,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再游桃花源》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游览时的喜悦之情。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一种政治理想: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安居乐业,和平安宁。
并且和《桃花源记》的不同在于,《再游桃花源》并没有太多的向往和喜爱。而《桃花源记》的优美景色充分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陶渊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喜爱之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代表的意义不同,一个是描写现实生活的生灵涂炭;一个是向往生活的美好。
相关诗词
-
梦游桃花源
...仄径碍飞鸟。忽逢林木尽,水竹四环绕。茅屋三两间,鸡声出林表。主人闻客来,揽衣起相劳。笋蕨为我设,粳粱供我饱。白鹤翔天风,游鱼戏清沼。宛若素所历,朅来胡不早。怅惘尘世事,朗彻惬怀抱。高丘谁沈沦,阿阁孰倾倒。魏晋不复知,以下更何道。叹息武陵人,悠...
-
渔人再觅桃花源不得路忆隐者
一舟重破绿溪烟,风景依稀别有天。路转峰回非旧迹,水光山色认前缘。昨宵鸡酒还疑梦,此景苍茫似隔年。满地落花人怅望,白云深锁夕阳边。
-
桃源图二首为周惟中赋·其一
忆自秦人相赵高,桃花源里避英豪。天王一统今明圣,那得山人学种桃。
-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底休倾绿玉卮,云中含笑向安期。穷阳有数不知数,大似人间年少儿。玉色雌龙金络头,真妃骑出纵闲游。昆仑山上桃花底,一曲商歌天地秋。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欲将碧字相教示,自解盘囊出素书...
-
和陶诗·桃花源
武陵桃花源,邈矣隔人世。祖龙流毒深,秦人从此逝。君臣道虽乖,父子伦不废。桑麻接墟里,林泉任游憩。奉先洁蘋藻,课子匪文艺。永结比邻欢,夙驾久已税。树颠有鸡鸣,花间闻犬吠。柴门倚山开,衣服随身制。物外自成村,世人孰能诣。川平土气和,老稚无札厉。草木递荣枯,...
-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入社,攀留穷鬼忘年。华胥国在吾宇,桃花源有别天。【其二】老丑难瞒青镜,纯白不生黑丝。露顶秃鹙堪笑,垂头病鹤可怜(发)。【其三】海潮音入佛耳,薰风句达帝聪。我已阳喑不语,君无借听于聋(耳)。【其四】薄雾乍舒乍卷,空花是假是真。昔曾有刮膜者,世岂无明眼...
-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
桃花源诗
...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
-
桃花源诗
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閒赊。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
-
游麻姑山九首·其二·桃花源
来时秋不见桃花,空树寒泉泻石涯。争得时人见鸾凤,不教身去忆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