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用对比的手法写赵晦之不以个人升沉为念的贤德,于颂扬中表达出苏轼对友人的体贴和宽慰;下片写苏轼自己希望归退田园,在意念上紧承上文,说明赵晦之丢官并非不幸,仍是慰勉友人。全词采用对比、用典等手法,融入散文句法而不落痕迹,表达了苏轼对友人体贴慰勉的情意。
- 作品别称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减字木兰花
- 创作年代1075年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当时东武令赵昶(字晦之)罢官归海州,苏轼作词以赠别。傅干《注坡词》卷九词题:“送东武令赵晦之失官归海州。”孔凡礼《苏轼年谱》:“熙宁八年。”
相关诗词
-
《减字木兰花·春怨》拼音版
落花飞絮,只有閒愁吹不去。雨雨风风,消受残春一梦中。苍烟碧霭,一望迷离天似海。燕燕莺莺,尽说离愁话不成。
-
《减字木兰花·冬日饮别赵德远》拼音版
小春天气。未唱阳关心已醉。红蓼秋容。后会何时得再逢。归朝好事。仰看皇州扬雨露。百里恩波。拟欲留公无奈何。
-
《减字木兰花·半窗斜月》拼音版
半窗斜月。茅店萧条灯已灭。床下蛩声。声动凄凉不忍听。终宵无寐。覆去翻来真个是。屈指归期。应是梅花烂熳时。
-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拼音版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
《减字木兰花·和鲁如晦立春》拼音版
彩幡金胜。一笑酬春聊适性。呆女痴儿。半挽梅花半柳枝。追欢何计。幸对绿尊环皂髻。欲舞还羞。美盼娇回碧水秋。
-
《减字木兰花·仙姿凝远》拼音版
仙姿凝远。半出新妆琼户畔。缓步来前。正值东风料峭寒。钗头花满。舞罢梅英飞入盏。一釂何妨。花与佳人巧斗香。
-
《减字木兰花·玉奴招手》拼音版
玉奴招手。来看前山琼琢就。透骨侵肤。似恁清寒更有无。春工纵巧。只许梅花称独妙。花底逢人。逐马银杯误认真。
-
《减字木兰花·笑中声远》拼音版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
《减字木兰花·诗成呵手》拼音版
诗成呵手。欲写已输君赋就。寒粟生肤。一盏浇肠可得无。回风弄巧。比似婆娑尤敏妙。似个人人。嗅认梅花孰是真。
-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别》拼音版
离筵暂住。君在龙舒曾是主。今作行人。卧辙何妨借寇恂。清歌妙舞。断送吟鞭乘醉去。一釂休辞。捧爵佳人玉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