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临江仙·风水洞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山水纪游词,该词的题目已将游览景点标明。上片着重写风水洞中清美的境界,下片自抒所感,并写出出洞后所见。全词空旷清冽,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的表现方法,给人以八面来风之感,流露出词人回归田园的人生追求。
- 作品出处苏轼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临江仙
- 创作年代1073年8月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苏轼游风水洞,被风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临江仙·风水洞作》该词描叙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相关诗词
-
《临江仙·风流公子无拘束》拼音版
风流公子无拘束,游春十乘香车。车中颜色尽如花。连翩从骑,大马锦泥遮。传闻前任夔州府,子孙年少豪奢。生民膏血换吴娃。黄金易散,白日易西斜。
-
《临江仙·曲水双桥临小寺》拼音版
曲水双桥临小寺,桥东一顷平湖。湖边有柳若于株。鱼虾清可拾,烟雨渺难摹。白鹭青鸥谁主客,水天游戏无拘。奉宸苑户各分渠。圆钱冒荷叶,长箭引茨姑。
-
《临江仙·湖水连天天连水》拼音版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临江仙·风雨满湖游未便》拼音版
风雨满湖游未便,开轩静对荷塘。摇摇数点泣新妆。盖倾珠乱撒,蒲柳不禁凉。枝蔓绕池杂疏密,透来一角湖光。隔湖缥缈见青苍。模糊城郭是,一抹绿烟长。
-
《临江仙·月下看梅》拼音版
一轮月似新磨镜,梅花弄影纵横。夜阑深院暗香生。寻诗临妙境,愿结岁寒盟。莫是姮娥怜玉貌,流连欲画难成。忽听街鼓转残更。幽光无限好,玩久觉风轻。
-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江阴见及之作》拼音版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强乞一官终未得,祇君同病肯相怜。
-
《至广陵于马上作》拼音版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
《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拼音版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拼音版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帏残烛,犹照绮屏筝。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行云。
-
《临江仙·十二高峰天外寒》拼音版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