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秋词五首·其二
〔唐〕
高殿秋砧(1)响夜阑(2),霜深犹忆御衣(3)寒。
秋天高殿内捣衣声响彻夜阑,夜里霜重还记起君王御衣寒。
银灯青琐(1)裁缝歇,还向金城(2)明主(3)看。
更深人静银灯下裁衣才停歇,目光还转向宫城明主那边看。
小提示: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长信秋词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五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这组诗是唐代表现宫怨主题的代表作,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 作品别称长信怨五首·其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寒]韵
- 创作年代733年
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相关诗词
-
富相公挽词五首·其二
二纪经纶业,三朝翊戴勋。忘身裨庶政,忧国见遗文。东閤散群彦,北邙归大坟。邦人仰旟旐,洒泪向寒云。
-
次韵于景瞻秋怀五首·其二
塞垣榆落早惊秋,雁影砧声总是愁。客里诗情元亮酒,天涯乡思仲宣楼。抵金书信凭谁寄,画虎功名付道谋。身堕穷边俄二载,不知何日大刀头。
-
秋怀五首·其二
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丛棘。秋风一披拂,苒苒弄寒色。物芳时辄改,百岁几食息。长忧髀肉生,悲歌涕沾臆。
-
长信秋词三首·其三
薄命已如霜,君恩未可忘。一般清梦里,夜夜到昭阳。
-
长信秋词二首·其一
重门葳蕤锁,苔深履綦绝。起看玉阶霜,不似昭阳月。
-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茂陵书奏晚,不及议车巡。
-
秋斋五首·其二
小苑秋深草树荒,一年芳物费评量。墙阴尽日无人到,袅袅斜风吹海棠。
-
宿瓠园赠何秋辇五首·其二
维扬三日此勾留,月影扶疏花影稠。名士园亭才子笔,一门风雅足千秋。
-
孝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深衷何自见,宽诏不胜书。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岁为周委积,家被汉蠲除。巷哭弥天远,长江泪不如。
-
秋感五首·其二
世事纷纭似乱蓬,一年容易又秋风。连营刁斗音相递,隔地烽烟道未通。骐骥已空今冀北,鸱鸮犹踞古江东。中流击楫平生志,无米之炊计易穷。